重经浯溪

我舟再楫三吾道,李家陈迹悲如扫。

两翁辞翰犹依然,十丈铁崖悬至宝。

土花渍蚀茫穗半,犹照清湘舞寒藻。

西风古树泫露高,似泣中兴多潦草。

徒令过客张群议,角立俄然费探讨。

有执储皇职抚军,亟尸天位乃无君。

有言彼为社稷计,不立危亡当即至。

耄荒久失率土心,那更作人怀敌忾。

我求二说恐未然,义虽有据道终偏。

无君岂可君天下,坐视危亡亦背天。

当时诸臣在灵武,只合合谋操两疏。

一祈禅诏降金天,一请嗣皇膺历数。

艰难百计萃厥躬,舐犊老牛宜内顾。

但少须臾俟报章,正名讨贼宁忧莫。

邺侯归国惜太晚,鸿渐诸人谁晓悟。

遂令河北数十州,欲睹天日终无路。

山水三吾素有灵,高歌夜半请深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重经浯溪》描绘了诗人重游浯溪时的感慨。诗中以“我舟再楫三吾道”起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溯和感慨,李家陈迹已成过往,令人悲从中来。接着,诗人赞美了李氏家族的辞翰之才,以及浯溪铁崖上的珍贵碑刻。

诗人通过“土花渍蚀茫穗半”描绘了岁月的侵蚀,而“犹照清湘舞寒藻”则寓言了历史虽残破,但仍能照亮后人。他感叹“西风古树泫露高,似泣中兴多潦草”,暗示国家中兴之路坎坷,充满挫折。

诗人批评当时的臣子未能有效应对危局,有的主张禅让,有的期待新君,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提出,真正的忠诚应该是维护君主权威,而不是坐视危亡。诗人惋惜像韩愈这样的忠臣未能及时归来,导致河北地区陷入困境。

最后,诗人向山水三吾求助,希望他们能倾听他的呼吁,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对国家治理的反思和对忠诚精神的呼唤。

收录诗词(399)

张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字:克修
  • 号:翼斋
  • 籍贯:江西馀干
  • 生卒年:1451—1518

相关古诗词

谒诸葛武侯庙

炎精欲堕仍馀煜,敢冀瞻乌止谁屋。

不闻诗纪黍离初,蕞尔东周已无禄。

春秋予夺严鈇衮,只字何曾假臣仆。

威灵不君四海沸,龙种翩然跃潜服。

天犹祚汉卓难诬,神鼎窥觎罪当族。

二荀周陆号英俊,却与孙曹作心腹。

君亲大义竟茫然,纵有微长乌足录。

惟公志在安刘氏,玄德那知不文叔。

配天继统旋旧都,不属公躬更谁属。

假遭僣伪虽百顾,坚卧惟应老空谷。

勋名事业等游氛,万古谁明此衷曲。

紫阳特笔二三策,昭烈高光胥瞑目。

古庙峥嵘八桂阴,花间拜谒香满襟。

笔诛陈寿恨不早,误彼温公帝魏心。

形式: 古风

游七星岩

斗光融融石光烂,万古乾坤同一贯。

我舟西舣禅寺阴,艮峰垂辉远相伴。

含景苍精久捐弃,惭愧红尘此躯干。

使君招我趁幽寻,翠壁夤缘出霄汉。

云深对面辄相失,一往一来嗟浪漫。

黄冠雾里跪焚香,白叟峰阴执躬爨。

十洲三岛知何在,侈袂误同仙侣看。

酒酣身世欲都忘,岂有傥来萦计算。

独祝东风作恶迟及花,更卜延清玩陵县。

形式: 古风

谒颜鲁公祠

纤柔数撚春衣薄,惨澹风埃纷作恶。

孤城道是古平原,感慨兴怀涕横落。

禄山逆节初萌动,呀然锐气吞河朔。

赖公兄弟举义旗,始畏诸豪谋掎角。

两京逮没胡雏手,识者固知非贼有。

谓应北顾雄武城,恐有如公议其后。

兵非牵制敌不亡,沛公灭楚资彭郎。

公功岂在李郭下,成败休论孰短长。

输金委璧驯虎狼,莫知何状乃麟凰。

兼陈辞旨悼耄荒,阴霾蔽日魂惨伤,呜呼殷鉴那可忘。

形式: 古风

经严子陵钓台

炎光翳翳中微日,白水潜龙已形质。

直须暗结知名人,豪杰如公固其一。

驱驰戎马数年间,寇邓耿贾皆风翰。

冥鸿杳杳知何处,刘氏宁忘宜再安。

惟应风节饶孤峻,耻事计谋并战阵。

中兴神器已有归,物色匪勤终不进。

旧知万乘莫相疑,富贵勋名我不知。

威凤岂是笼中物,万里烟江一钓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