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文学乃心归合阳

子夏看书室,临河四望开。

山从雷首去,浪拂禹门回。

大道疑将废,遗经重可哀。

非君真好古,谁为埽莓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子夏在临河书室中读书的情景,四周景色壮丽,山川蜿蜒,河水奔腾,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雷首”、“禹门”等地理名称,巧妙地融入历史典故,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怀念和对道统可能衰微的忧虑。

“大道疑将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道德风尚可能衰退的担忧;“遗经重可哀”,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和对其可能被遗忘的悲哀之情。最后,“非君真好古,谁为埽莓苔”,既是对友人康文学热爱古学的赞美,也是对能维护和传承古代文化的人的呼唤。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关怀,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其一)

不材聊得保天年,便可长栖一壑边。

寄语故人多自爱,但辞青紫即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其二)

昨过河东望首阳,空山烟霭尚苍苍。

传闻高士燕中返,料理床头皂荚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

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

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

忆昔过湖滨,行吟两故人。

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秦。

江海多翻覆,林泉异栖宿。

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去去逐征蓬,随风西复东。

风吹兰蕙色,一夜落关中。

五陵生蔓草,愁绝咸阳道。

平生四海心,竟作终南老。

送子出函关,南山望北山。

洞庭多桂树,折取一枝还。

形式: 古风

詶族子湄

二纪心如昨,诗来觉道同。

微禽难入海,寒木久生风。

谷口青门外,沙头白蚬东。

不知耆旧里,何处有庞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