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

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

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

忆昔过湖滨,行吟两故人。

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秦。

江海多翻覆,林泉异栖宿。

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去去逐征蓬,随风西复东。

风吹兰蕙色,一夜落关中。

五陵生蔓草,愁绝咸阳道。

平生四海心,竟作终南老。

送子出函关,南山望北山。

洞庭多桂树,折取一枝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由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全诗以送别与怀念为主题,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高士的追思。

首句“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以华山之松为引,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寓意深远。接着“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两句,通过白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行踪的牵挂和对高士的追寻,营造了一种飘渺而深邃的意境。

“忆昔过湖滨,行吟两故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在湖边相会的情景,两人一同漫步,吟诗作对,友情深厚。接下来“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秦”以“潜龙”和“别鹤”比喻友人,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暗含着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江海多翻覆,林泉异栖宿”描述了世事无常,江海波涛汹涌,林泉生活也各不相同,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变化。最后“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写听到友人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泪水如雨般落下,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

“去去逐征蓬,随风西复东”描绘了友人离别后,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四处漂泊,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接下来“风吹兰蕙色,一夜落关中”以风吹兰花比喻友人旅途中的艰难,一夜之间兰花凋零,象征着友人可能遭遇不幸。

“五陵生蔓草,愁绝咸阳道”感叹五陵之地如今荒草丛生,咸阳大道上充满了忧愁,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平生四海心,竟作终南老”回顾友人的一生,虽有四海之心,最终却只能在终南山老去,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高士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詶族子湄

二纪心如昨,诗来觉道同。

微禽难入海,寒木久生风。

谷口青门外,沙头白蚬东。

不知耆旧里,何处有庞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朱处士鹤龄寄尚书埤传

昔我适济南,曾过伏生祠。

青山对虚楹,零露寒高枝。

精灵竟何往,再拜空阶墀。

迫怵秦火焚,岂意逢汉时。

此书立博士,天下亦一治。

嗟彼九十翁,俟河未为迟。

不厌文字讹,百王赖蓍龟。

后人失其传,巧文患多师。

忽见吾友书,一编远来贻。

缅想江上村,弦歌类齐淄。

白首穷六经,梦寐亲皋伊。

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

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

上愁法令烦,下慨淳风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

烟艇隔吴门,临风苦相思。

为招阳鸟来,寄此怀人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

故国悲遗老,南邦忆羽仪。

巡方先帝日,射策德陵时。

落照辞乌府,秋风散赤墀。

行年逾八十,当世历兴衰。

廉里居龚胜,绵山隐介推。

清操侔白璧,直道叶朱丝。

函杖天涯远,杓衡岁序移。

无繇承问讯,秪益叹差池。

水没延州宅,山颓伍相祠。

传家唯疏草,累德有铭碑。

洒涕瞻乡社,论心切旧知。

空馀岁寒谊,不敢负交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华下有怀顾推官

秋风动乔岳,黄叶辞中林。

策杖且行游,息此空亭阴。

伊昔吾宗英,赋诗一登临。

尔来阅三纪,斯人成古今。

邈矣越石啸,悲哉嵇生琴。

钟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为我呼蓐收,虎爪持霜金。

起我九原豪,狝彼田中禽。

下见采薇子,旧盟犹可寻。

神理傥不暌,久要终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