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峡山诸胜

峡山高不极,峡水深不测。

千峰两岸削芙蓉,一线中流披练色。

昔闻黄帝二子采药来此山,遂令神境辟人寰。

复有古寺飞来自舒州,金碧辉煌据上头。

奇踪异迹不可数,沉犀归猿渺何许。

仙家灵异会何年,名人藻翰流千古。

迩者孽蛟起山中,飞沙走石号天风。

神宫梵宇颓欲尽,诸胜尽没荒草丛。

朱生本是好奇士,手披榛莽寻遗址。

经营数载还旧观,顿教百废一朝起。

更添楼榭倚山隈,结社豪吟亦快哉。

君归好扫莲花石,待我春明策杖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崇宣的《题峡山诸胜》描绘了峡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传说的遐想。

首句“峡山高不极,峡水深不测”,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峡山之高峻与峡水之深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下来,“千峰两岸削芙蓉,一线中流披练色”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山峰比作削尖的芙蓉,将江水比作白色的丝带,生动地展现了峡山的雄伟与峡水的清澈。

“昔闻黄帝二子采药来此山,遂令神境辟人寰”两句,引入了黄帝二子的传说,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峡山的神圣与独特。接着,“复有古寺飞来自舒州,金碧辉煌据上头”描述了一座从舒州飞来的古寺,其金碧辉煌的景象令人向往。

“奇踪异迹不可数,沉犀归猿渺何许”两句,表达了对峡山中众多奇异景观的赞叹,同时也引出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接下来,“仙家灵异会何年,名人藻翰流千古”则表达了对仙家与名人的敬仰,以及对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的珍视。

“迩者孽蛟起山中,飞沙走石号天风”描绘了近期山中的变化,可能是指自然灾害或环境变迁,为诗歌增添了一抹忧郁的色彩。“神宫梵宇颓欲尽,诸胜尽没荒草丛”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感慨。

最后,“朱生本是好奇士,手披榛莽寻遗址。经营数载还旧观,顿教百废一朝起”讲述了朱生这位好奇士如何历经多年努力,修复了峡山的胜景,使得荒废之处焕然一新。“更添楼榭倚山隈,结社豪吟亦快哉”描绘了重建后的峡山更加美丽,人们在此聚会吟诗,享受着快乐与自由。

“君归好扫莲花石,待我春明策杖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他们能一同前来欣赏峡山的美景,共享这份喜悦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峡山的自然之美、历史之深以及人文之韵,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31)

黎崇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北岩

杰阁临江渚,危楼倚翠微。

天随飞鸟下,钟出暮云归。

竹醉春溪影,鸦喧古树晖。

登临豁耳目,振袖欲翻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东岩

结伴高僧携杖藜,东岩共步叩禅栖。

风尘不到心俱寂,云气犹封洞易迷。

卓锡水清穿石出,留衣亭古记梁题。

登临竟日云关别,一笑何殊昔虎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建山

扶杖登高睇望开,履沾馀雨印苍苔。

琪花缀露穿岩出,瑶草披云傍谷隈。

峰插碧霄孤鹜落,溪拖练色断霞来。

采芝卧石飧仙句,坐看云中驾鹤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丁卯夏夜与友人携琴烹茗水月宫

水石幽寻快夙缘,相逢何意尽高贤。

数杯清茗烹凉月,一曲流徽弄晚烟。

学古几人能避世,谈空无地不参禅。

不知当日陶元亮,何事攒眉向白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