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
依稀闻促柱,髣髴梦新妆。
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
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
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
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邕的《湘灵鼓瑟》,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 这两句通过比较高贵的“宝瑟”与温婉的“琴韵”,以及神秘的“灵妃”与音乐的“应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依稀闻促柱,髣髴梦新妆。"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古筝演奏(促柱)和梦中美好的妆容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 这里“波外”和“风前”的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自然景观与音乐交融的画面,强调了音乐的悠扬和持久。
"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 “凄清”两字传达出一种淡远而又清澈的声音,与“万籁”形成对比,展现了声音的层次与深邃,而“断续绕三湘”则是通过对江水(三湘)不绝续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氛围。
"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 这两句诗人通过“云山迥”的自然景观和对古代女美人的怀念,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追求。
"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最后两句强调了音乐能够传递情感的能力,以及这种情感是通过高雅的“宫商”乐曲来表达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声音、自然和历史美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追求与情感寄托。
不详
谢朓题诗处,危楼压郡城。
雨馀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盛唐圣主解青萍,欲振新封济顺名。
夜雨龙抛三尺匣,春云凤入九重城。
剑门喜气随雷动,玉垒韶光待贼平。
惟报关东诸将相,柱天功业赖阴兵。
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
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
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
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
华表尚迷丁令鹤,竹坡犹认葛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