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林俊所作的《赠太老石斋翁致仕(其二)》。诗中通过对比郑公与吕相的不同性格和行为,表达了对石斋翁的敬仰之情。
首联“位极功高谢亦宜,眼中曾复见同时”,开篇即点出石斋翁的高位与功绩,同时也暗示了他选择退休的明智之举,不贪恋权位,体现了他的智慧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颔联“郑公人国心偏重,吕相儿孙福自私”运用典故,将石斋翁与历史上的两位人物进行对比。郑公心系国家,而吕相则过于关注个人及其家族的利益。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赞扬了石斋翁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
颈联“忆赐黄扉麟几易,得来青社燕先知”描绘了石斋翁曾经受到的恩赐与荣耀,以及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这里通过“黄扉”、“麟几”、“青社”、“燕”等意象,展现了石斋翁的非凡地位与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尾联“三杨相业图形在,共指凌烟识帝师”进一步赞美了石斋翁的影响力与成就。三杨相业指的是明代著名的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的形象被绘制在凌烟阁上,象征着他们对国家的巨大贡献。诗人在这里将石斋翁与这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并列,表达了对他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石斋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质和智慧选择,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