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遇雨次廷采韵

痴云将雨妒良宵,安得长虹驾綵桥。

待月不来仙驭远,问天无语帝阍遥。

风吹柳外寒犹薄,春到人间景更饶。

坐对梅花成一笑,冷香疏影暗相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上元节遇到雨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痴云将雨妒良宵”,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乌云欲雨的情态,仿佛在嫉妒美好的夜晚,预示着一场不期而至的雨即将降临。接着,“安得长虹驾彩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希望有一道彩虹横跨天空,为这雨夜增添一抹亮色。

“待月不来仙驭远”则暗示了月亮的缺席,似乎连仙界的使者也远离了人间,使得诗人感到孤独和失落。“问天无语帝阍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向天空发问,却得不到回应,仿佛与天地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风吹柳外寒犹薄,春到人间景更饶”,春风轻拂柳树,虽然还带着些许寒意,但春天的气息已悄然弥漫人间,万物复苏,景色更加丰富。这一转折,从对雨夜的哀愁转向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

最后,“坐对梅花成一笑,冷香疏影暗相招”两句,诗人独自坐在梅花前,面对着梅花散发出的冷香和疏影,不禁微笑起来。梅花的冷艳与孤高,仿佛在无声地邀请诗人共赏这份静谧之美,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到慰藉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心情,从最初的失望与哀愁,到对春天生机的赞叹,再到最终心灵的平静与满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30)

杨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归偶书

故乡极目渺云山,长啸何当拂袖还。

缨冕翻为今日累,簿书那得片时閒。

十年名姓通朝籍,一谪尘寰隔帝关。

功业无成嗟老大,镜中消得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重九陪胡侍御游江心寺

扁舟棹入水云乡,劫火初销迹半荒。

华发谁怜陪后乘,黄花何事负重阳。

郊原过雨群芳剩,燕雀随风万里翔。

丞相祠前山色好,森森梧竹倚高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雁宕山次韵

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

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

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灵岩寺

宦途迢递惜年华,野寺行吟日未斜。

提瓮满分龙鼻水,支铛旋煮雁山茶。

云开绝壁猿窥果,春到寒岩树著花。

怪状奇形留胜迹,都将清景付诗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