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蕤。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期。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卑。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栖。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萝羁。

坐迟箫韶成,振翮还来仪。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山之上有一只孤独的凤凰,它的红色羽毛多么繁盛。
它早晨以琼树枝头的果实为食,傍晚在天津池边饮水。
在岐山之阳它曾一展歌喉,但千年后的今天已不再有那样的时刻。
它将随和风翱翔,俯瞰这低矮的尘世。
美酒佳肴不是你的食物,荆棘丛中也不是你的栖息之地。
它向往高远的昆丘山阳,怎肯被云雾缠绕。
等待着箫韶乐声响起,那时它将振动翅膀,回归华美的仪态。

注释

南山:指代高山。
孤凤:孤独的凤凰象征高贵或稀有之物。
丹羽:红色的羽毛。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此处形容凤凰羽毛繁多且鲜艳。
琼树:神话中的仙树,果实如玉。
天津池:古代神话中的天池,象征仙境。
岐阳:地名,古代岐山之南。
和风:温和的风,象征吉祥。
尘壤卑:低下的尘世。
粱藻:美酒和美食。
枳棘:比喻困厄或恶劣环境。
昆丘:传说中的仙山。
云萝:云雾中的藤蔓,象征束缚。
箫韶:古代的音乐名,象征高雅艺术。
振翮:振动翅膀,准备飞翔。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是宋末元初诗人陈深的作品。诗中以南山的孤凤为象征,描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生活高洁的凤凰。它早晨食用琼树枝上的果实,夜晚饮用天池之水,显示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凤凰曾在岐阳鸣叫,但这样的景象已千年不复见,令人惋惜。

凤凰选择与和风共舞,俯瞰人间的卑微,表达了对清高境界的坚守。它拒绝了世俗的美食和居所,宁愿飞翔在昆丘之巅,不愿被云萝束缚。诗人借此表达对阎学士的赞美,期待他能像这只孤凤一样,保持高尚品格,不受尘世牵绊,等待着箫韶之乐响起时,展翅归来,展现出非凡的仪态。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陈深诗歌的深沉与高雅。

收录诗词(132)

陈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 籍贯:平江

相关古诗词

范公农圃堂

振屐重来事已非,却怜清景不相违。

晴湖尽属盟鸥乐,夜月还惊化鹤归。

万里吴船空野水,百年庾宅尚斜晖。

醉哦昔日三高些,千载何人复见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饯杨世章

阿章年少懋才猷,柏府当年与赞筹。

高卧久无求仕想,闲曹聊作读书谋。

风烟坐度吴江晚,山水重探禹穴幽。

正喜相逢又相别,飞花不分洒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邓觉非赴金陵学职

城南不得遂相羊,又著纶巾出草堂。

李白杯中停月影,米家船上贯虹光。

西来江水知乡近,北望淮山引兴长。

应傍荆公祠下过,向来松竹尚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冯茂叔分教丰城

晋朝雷焕地,君去是清游。

神物今何处,沧江空自流。

客程二千里,吾道一扁舟。

徐孺祠前过,汀蘋为荐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