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农圃堂

振屐重来事已非,却怜清景不相违。

晴湖尽属盟鸥乐,夜月还惊化鹤归。

万里吴船空野水,百年庾宅尚斜晖。

醉哦昔日三高些,千载何人复见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再次振衣来访,一切已非昔比,却仍怜爱这清幽景色并未改变。
晴朗的湖面成了鸥鸟嬉戏的乐园,夜晚的月光又让我惊觉有白鹤归巢。
广阔的吴地船只空荡荡,只有野外的水面,百年的庾家宅院还沐浴着余晖。
在醉意中吟唱着古人三高的诗篇,千年过去,还有谁能够再见到这样的景象呢?

注释

振屐:重新穿起木屐。
清景:清幽的景色。
相违:违背,改变。
盟鸥:与鸥鸟结盟,指鸥鸟自由自在的生活。
化鹤归:传说中的仙鹤归巢。
万里吴船:遥远的吴地船只。
百年庾宅:年代久远的庾姓人家住宅。
尚斜晖:仍然沐浴着落日余晖。
醉哦:醉中吟唱。
三高些:指屈原的《离骚》中的三位高尚人物(屈原、渔父和宋玉)。
复见:再次见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深的作品《范公农圃堂》。诗人以访旧的感慨,描绘了农圃堂的变迁和自然景色。首句“振屐重来事已非”,表达了诗人再次来访时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次句“却怜清景不相违”则转向对眼前清幽景色的喜爱,尽管人事已变,但美景依旧。

第三句“晴湖尽属盟鸥乐”,通过晴天湖边鸥鸟嬉戏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第四句“夜月还惊化鹤归”,则借月夜鹤归的典故,寓言时光流转,物换星移。

第五、六句“万里吴船空野水,百年庾宅尚斜晖”,进一步描绘了远方船只空荡荡地漂泊在野外,而庾家老宅仍沐浴在夕阳余晖中,展现出历史的沉淀和孤独。

最后两句“醉哦昔日三高些,千载何人复见几”,诗人借“三高”(指屈原《渔父》中的三位隐士)的典故,感叹世事如梦,千百年间能有几人能理解并欣赏这份高洁情怀呢?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2)

陈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 籍贯:平江

相关古诗词

饯杨世章

阿章年少懋才猷,柏府当年与赞筹。

高卧久无求仕想,闲曹聊作读书谋。

风烟坐度吴江晚,山水重探禹穴幽。

正喜相逢又相别,飞花不分洒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邓觉非赴金陵学职

城南不得遂相羊,又著纶巾出草堂。

李白杯中停月影,米家船上贯虹光。

西来江水知乡近,北望淮山引兴长。

应傍荆公祠下过,向来松竹尚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冯茂叔分教丰城

晋朝雷焕地,君去是清游。

神物今何处,沧江空自流。

客程二千里,吾道一扁舟。

徐孺祠前过,汀蘋为荐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许希元尉德清

士生天壤内,所抱者奇气。

当观人品高,岂尚名爵贵。

子真第一流,沦迹南昌尉。

至今疑仙去,风节照百世。

希元人中豪,未识我深愧。

尝闻畜爱马,童子刺而毙。

略不动声色,度量有馀地。

岂易议浅深,是固余所畏。

陆子少许可,欣然纪其事。

迩聆尉山邑,芒刃聊小试。

苕水清且迅,苕民号难治。

愿言化以德,勿但施法制。

令闻起在今,微言毋我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