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行之都官

昭亭山下送君时,不畏西行剑栈危。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

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

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昭亭山下为你送别之时,我不怕你西行踏入剑阁那险峻之路。
骑着笮马,你的身体更加矫健;乘坐吴地船只,你的行程计划也不再拖延。
在钱塘湖边寻找你的云屋,巾子峰前我为你栽种槿篱篱笆。
这种乐趣已经超越了天下士人,你无需追求如范蠡那样的功名事业。

注释

昭亭山下:送别的地点。
西行:向西出发。
剑栈:剑门蜀道,险峻的山路。
笮马:一种小型马匹。
吴船:吴地的船只,可能指江南地区。
寻云屋:寻找隐居之处。
巾子峰:具体山峰名。
种槿篱:种植篱笆,象征隐居生活。
此趣:这种乐趣。
天下士:指有高尚情操的人。
功业:功名事业。
鸱夷:古代的一种皮囊,范蠡曾乘以泛舟江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马行之都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马行西行前往都官的送别之情。首句“昭亭山下送君时”,描绘了送别的地点和情境,昭亭山下的离别显得尤为深情。次句“不畏西行剑栈危”,显示出友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对友人的勇气给予了肯定。

“笮马跨来身更健,吴船乘去计非迟”两句,通过“笮马”和“吴船”两个意象,描绘出友人出行的场景,暗示他旅途虽远,但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接着,“钱塘湖上寻云屋,巾子峰前种槿篱”,诗人想象友人在目的地的生活,寄寓着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祝福,以及对山水之间的隐逸之趣的向往。

最后两句“此趣已高天下士,不须功业似鸱夷”,高度赞扬友人的品格高尚,认为他追求的并非世俗的功名,而是超脱世俗的雅趣,这比那些追求权位的人更为难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

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

阁经吏部重为记,山识吴王旧铸钱。

往迹可寻军事少,剩书遗逸附青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少卿知宣州

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

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

族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

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

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薰。

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

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