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郊外见菜花偶赋

无多芳序老帘栊,更趁新晴过郭东。

已办芥菘为老圃,犹随桃李笑春风。

百花香色无其味,五谷饥荒补此功。

莫道文章官样好,掀天勋业菜根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明过后郊外所见的菜花,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悟。首句“无多芳序老帘栊”,以“无多”二字点明季节更迭,春光渐逝,暗示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接着“更趁新晴过郭东”,描述了趁着天气晴朗,前往城东欣赏自然风光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已办芥菘为老圃,犹随桃李笑春风。”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一方面,他已经在园中种植了芥菜和白菜,准备迎接秋天的收获;另一方面,他依然像桃李一样,在春风中绽放笑容,享受春天的美好。这种既关注现实生计,又不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生活的智慧与情趣。

“百花香色无其味,五谷饥荒补此功。”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百花虽美,却无法直接满足人的口腹之欲;而五谷杂粮,虽然平凡,却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根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平衡的思考,强调了实用价值的重要性。

最后,“莫道文章官样好,掀天勋业菜根中。”这两句直抒胸臆,指出不应仅以表面的文采或官职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真正的伟大成就可能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如同菜根虽不起眼,却能支撑起整个植物的生命。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颂,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不凡,于细微处发现伟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社会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

王泰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泊

舌耕也作出山泉,小泊孤舟短驿前。

才得离家思便苦,夜灯商寄草堂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问云

舒卷随风托绛霄,果然神理自高超。

君如早晚为霖去,莫向空山冷处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和韵答徐大挹泉文泂

低颜也自悔蹉跎,王湛仍痴可奈何。

世事于今无觉岸,人情到此总随波。

三杯浇我狂难足,四韵酬君债不多。

最是长吟声未已,恰逢朋旧又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包筱笠以侍萱图属题并示其自题长句赋此以广其意

人生三万六千之日不为久,不如意事乃八九。

我欲搔首问青天,青天不语君知否。

知否孤儿不独我,画荻断机赖贤母。

北堂萱草自忘忧,但得晨昏侍左右。

君胡忽发长吟吼,廿年叹息饥驱走。

钟鼎未博菽水惭,毋乃犹为世掣肘。

我有狂言君莫嗤,愿君一听开笑口。

金印累累大于斗,不闻可买慈亲寿。

古来禄养娱亲者,几许声名留不朽?

高官显爵何足论,落落余子徒蒙垢。

荣亲未得辱亲随,富贵浮云亦何有?

君才况非庸庸比,岂必声名落人后?

我亦早年无父人,握管披图难下手。

愿祝春晖一万春,万分图报一分厚。

潘令板舆那足多,欧阳继起期无负。

君不见晚岁光阴阅蔗甜,早年荼苦良匪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