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锦茵闲衬丁香枕,银釭烬落犹慵寝。
颙坐遍红炉,谁知情绪孤。
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去便不归来,空教骏马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尹鹗的《菩萨蛮(其三)》,其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
“锦茵闲衬丁香枕,银釭烬落犹慵寝。”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安逸的床头情景。锦茵作为高级织物,用以衬托丁香枕,营造出一种奢华和舒适的氛围。银釭烬落,则是夜深人静时分,炉火已经熄灭,但仍旧能够感受到那份温暖和慵懒。
“颙坐遍红炉,谁知情绪孤。” 颙坐指的是在炕上或床边的坐姿,这里写出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坐在红彤彤的火炉旁,却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孤寂。红炉本应是温暖和安全的象征,但是在这里却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孤独。
“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青春时光的回忆。那时候的自己或许狂放不羁,对于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无畏。而“花曲”则是对爱情或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追求如同长长的牵绊,难以割舍。
“去便不归来,空教骏马回。”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和无法挽回的过去的一种无奈。即使是最快速的骏马,也无法将已经失去的东西带回来,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过去的缅怀之情。
不详
月沈沈,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
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
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
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
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
离鞍偎绣袂,坠巾花乱缀。
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
祸福从来路不遥,偶然平地上烟霄。
烟霄未稳还平地,门对孤峰占寂寥。
风光淅淅草中飘,日彩荧荧水上摇。
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