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看到花朵凋零,泪水流尽,才明白春天已经过去。
心碎于花开花落,只因遗憾春天的匆匆离去。

注释

看花:赏花、观花。
泪尽:眼泪流干。
春尽:春天结束。
魂断:心碎、情绪崩溃。
秪恨:只是遗憾。
名位:名声和地位。
身欲老:身体逐渐衰老。
诗书:读书和写诗。
眼前贫:眼前的贫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的《感春》。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中充满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限哀伤和自我身世的不济。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秪恨春。"

这两句通过观赏春花而引发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即将消逝的深切哀愁。"看花泪尽"强调了这种情感到了极点,而"魂断"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的现实困境与个人抱负的冲突。尽管诗人渴望通过文学成就来改变命运,但现实的物质困窘却如影随形。"名位未沾身欲老"表明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诗书宁救眼前贫"则反映出诗书虽然是心灵的慰藉,但却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春天花朵的盛衰,抒发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深沉的悲凉。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霁雪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埽,又得书窗一夜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宋玉亭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九日贾明府见访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

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入剑门

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

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

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

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