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翻译

她乌黑如云的鬓发梳理整齐,及地的霞披颜色鲜艳得好像太阳初升时的彩霞。她准备要表演了,欲唱未唱,静静地站立在翠绿色的竹席上,宛如不知何故下凡的巫山神女。
她美妙的歌声合着节拍婉转二出,她的舞姿轻盈曼丽,如同燕子突然飞空时的轻快干脆。霞衣随着舞姿而飞扬。令观看者不禁担心:别让红袖翻过窗户。外面春光正好,柳絮轻柔,不要让她被扬花吸引,离开这里随春风而去!

注释

云鬓:形容女子像乌云一般浓黑、柔美的鬓发。
裁:修剪,安排,这里指插戴。
绿:乌黑发亮的颜色,多用于形容鬓发。
霞衣:轻柔艳丽的衣服,这里指舞蹈时穿的霞披。
曳:拖,拉。
晓红:指早晨太阳初升时的红色霞光。
筳:竹席。
翠筳即翠绿色的竹席。
凝立:一动不动地站立。
翠筵:指青绿色的席子。
翠,青绿色。
筵,用蒲苇、竹篾和枝条等编织而成的席子。
彩云:指巫山神女,取楚王梦会巫山神女之典。
巫山神女,朝为行云夕为暮雨。
在这里以巫山神女比喻舞女的美丽。
趁拍:合拍。
鸾飞镜:史记有鸾鸟献王,三年不鸣。
后悬镜于鸟前。
鸾鸟见影悲鸣而绝。
这里形容歌女美妙的嗓音。
飏:飘扬,飞扬。
红袖:女子红色的衣袖。
这里用来代指美丽的歌女。
帘:用布、竹子、苇子等做的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栊:窗户。
栊:窗户 杨花:也可指柳絮。
勾引:调弄,吸引。
东风:指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自然景色中的美丽形象和情感世界。"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和质地,展示了女子头饰的新鲜绿色和她衣衫上闪耀的晨曦红光,这些都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性美丽的意象。

"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这两句则把女子放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翠筵可能是指绿色的草地或竹制的筵席,而一朵彩云下落在巫山之巅,这里既有现实空间的描绘,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美感。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空"中,“鸾”通常指的是仙鸟,而“拍”则可能是拍打翅膀的动作,这里表现出一种轻盈、自由的境界。"回身燕□空"一句中的“燕”字后面的空白处,填充上合适的字(如“舞”、“翔”等),则可构成一个女子在空中优雅转体的情景。

最后两句"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则是对女子的一种劝诫或自言自语。这里的“红袖”可能指的是女子华美的衣袖,而“过帘栊”则暗示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则是在担忧,如果轻易地走出这个私密的空间,可能会因为春天飘落的杨花而迷失方向,被东风带向未知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女性美、自然美以及自由境界的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相见欢(其一)

林花谢了春红,太悤悤。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其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押[尤]韵

捣练子(其一)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形式: 词牌: 捣练子

捣练子(其二)春恨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形式: 词牌: 捣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