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其二)伯礼立春日生日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翻译

小楼依偎着秋天的长空,凭高俯视着江边快快沙洲。升起静静一片乌云,播雨还不带时候。长空里几声新雁的鸣叫在云际漂浮,不由人回头遥望,长安呵,杜陵呵,你在天的哪头?我空将立功万里的壮志坚守,但有谁赞许我、任用我,向我招手?
登黄阁,步紫枢,入相封侯把高禄享受,登坛拜将、位至三公把名利成就,这功名富贵、高官显爵用不着担心没人去蝇营狗苟。我再三考虑、反复计谋,只有回故乡在山里悠游,到那石帆山下,种上三亩菱藕度这春秋!

注释

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地,汉时为宣帝陵所在,故称杜陵,这里用杜陵指代长安。
谁许:何许,即“何处”“什么地方”。
黄阁:本指汉代丞相办公处所,此指中书、门下省。
紫枢:指掌兵的中央机关枢密院。
筑坛:汉高祖刘邦在汉中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开府:指做官做到三公的高位。
汉制,三公得开府,自置官属。
石帆山:山名,在作者家乡山阴。
菱:菱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小阁的静谧画面,阁楼矗立在高空中,俯瞰着江边的洲渚。淡淡的孤云尚未聚集成雨,几声新雁的鸣叫唤起诗人对远方杜陵的思念。诗人胸怀壮志,却感叹无人理解或赏识,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仕途的反思,即使身居高位,如黄阁紫枢或建立自己的封地,也不如回归故乡来得自在。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归乡作为人生的重要计策,最终选择在石帆山脚下的宁静之地,过上种菱三亩的田园生活。

整首词以景抒怀,借秋空、江渚、孤云、新雁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对故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陆游的词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这首《感皇恩》也不例外,体现了他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其一)伯礼立春日生日

春色到人间,彩幡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

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从点鬓,朱颜在。

温诏鼎来,延英催对。凤阁鸾台看除拜。

对衣裁稳,恰称球纹新带。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满江红(其一)

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

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

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

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杨柳院,秋千陌。

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

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

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夔州催王伯礼侍御寻梅之集

疏蕊幽香,禁不过、晚寒愁绝。

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

敧帽闲寻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说。

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清镜里,悲华发。

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

憔悴如今谁领略,飘零已是无颜色。

问行厨、何日唤宾僚,犹堪折。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蓦山溪(其二)游三荣龙洞

穷山孤垒,腊尽春初破。

寂寞掩空斋,好一个、无聊底我。

啸台龙岫,随分有云山,临浅濑,荫长松,闲据胡床坐。

三杯径醉,不觉纱巾堕。

画角唤人归,落梅村、篮舆夜过。

城门渐近,几点妓衣红,官驿外,酒垆前,也有闲灯火。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