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二)游三荣龙洞

穷山孤垒,腊尽春初破。

寂寞掩空斋,好一个、无聊底我。

啸台龙岫,随分有云山,临浅濑,荫长松,闲据胡床坐。

三杯径醉,不觉纱巾堕。

画角唤人归,落梅村、篮舆夜过。

城门渐近,几点妓衣红,官驿外,酒垆前,也有闲灯火。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荒凉的山头孤零的堡垒,冬去春来刚刚开始苏醒。
寂静笼罩着空荡的书斋,多么孤独,多么无所事事的我。
在啸台和龙岫之间,随意欣赏云雾缭绕的山景,靠近清澈的小溪,坐在松树下,悠闲地倚着胡床。
喝上三杯就已微醺,不知不觉中头上的纱巾滑落。
远处传来号角声,催促归家,夜晚乘着竹篮小车经过梅花盛开的村庄。
越来越接近城门,只见几点红衣妓女的身影,官驿之外,酒馆之前,也闪烁着闲适的灯火。

注释

穷山孤垒:荒凉的山头孤零的堡垒。
腊尽春初破:冬去春来刚刚开始。
寂寞掩空斋:寂静笼罩空荡的书斋。
无聊底我:孤独无所事事的我。
啸台龙岫:啸台和龙岫,可能指风景名胜。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
篮舆:竹编的小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妓衣红:妓女身上的红色衣物。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春天初临时游历三荣龙洞的场景。"穷山孤垒,腊尽春初破"写出了山势险峻,冬季即将过去,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寂寞掩空斋,无聊底我"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龙洞周围的自然景色,"啸台龙岫",云雾缭绕,松树参天,他悠然地坐在胡床上,享受着这份宁静。"三杯径醉",借酒消愁,不觉间已微醺,纱巾滑落,显示出诗人豪放不羁的一面。

"画角唤人归",远处传来号角声,提醒诗人该回家了。"落梅村、篮舆夜过",夜晚乘着竹轿经过梅花飘落的村庄,画面富有诗意。临近城门,"几点妓衣红",点染出都市的热闹与繁华。最后,"官驿外,酒垆前,也有闲灯火",表达了即使在官道旁的小酒馆,也可见到生活的烟火气和闲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游历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变化,展现了宋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其一)送伯礼

元戎十乘,出次高唐馆。

归去旧鹓行,更何人、齐飞霄汉。

瞿唐水落,惟是泪波深,催叠鼓,起牙樯,难锁长江断。

春深鳌禁,红日宫砖暖。

何处望音尘,黯消魂、层城飞观。

人情见惯,不敢恨相忘,梅驿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解连环

泪淹妆薄。背东风伫立,柳绵池阁。

漫细字、书满芳笺,恨钗燕筝鸿,总难凭托。

风雨无情,又颠倒、绿苔红萼。

仗香醪破闷,怎禁夜阑,酒酲萧索。刘郎已忘故约。

奈重门静院,光景如昨。

尽做它、别有留心,便不念当时,两意初著。

京兆眉残,怎忍为、新人梳掠。

尽今生、拚了为伊,任人道错。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鹊桥仙(其二)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一)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