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葵扇(其一)》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描绘葵扇的形象与寓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与人生冷暖的深刻思考。
首句“剪葵作一扇,皎洁月团团”,以“剪葵”为开篇,巧妙地将葵叶比作扇面,皎洁如月,既展现了葵扇的美观,也暗喻了其清雅脱俗的气质。接着,“月团团”不仅描绘了葵扇的形状,更借月亮的圆满象征着理想与和谐。
“人事常居半,天时未尽难”两句,诗人从个人经历出发,指出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的感慨。这里的“人事”与“天时”形成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世矜纨影薄,谁校羽风寒”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象与个人感受。纨扇虽轻薄,却难以抵挡酷暑;而葵扇虽能驱热,却也难敌寒冷。这不仅是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探讨,也是对社会风气与个体价值的反思。
最后,“莫入深宫里,秋来为尔叹”一句,诗人以葵扇为引,表达了对深宫生活的无奈与哀叹。深宫象征着权力与束缚,而“秋来为尔叹”则预示着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葵扇这一日常之物,寓言了人生的诸多哲理,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