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縠乌纱气似云,摇毫不瞬已成文。
儿时追逐无三捷,老去荒唐更十分。
木里液樠将底用,韶边朋肯岂堪闻。
却惭锓板能流恶,一付焚如政赖君。
此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对自己一生学问的回顾与反思。首句"雪縠乌纱气似云"以雪花比喻文字之美,乌纱为古代书写用的黑色丝线,比喻文章如同丝线织就,充满文学韵味。"摇毫不瞬已成文"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挥笔如飞,文思泉涌。
接下来的"儿时追逐无三捷"表达了年轻时的学习和追求并未取得显著成绩,而"老去荒唐更十分"则是在感叹到了晚年,对于自己的学问仍旧感到不足和困惑。"木里液樠将底用"可能是指深入研究古籍,搜集资料至臻至尽;"韶边朋肯岂堪闻"则是在询问是否有同道中人能够理解这些艰涩难懂的学问。
最后两句"却惭锓板能流恶,一付焚如政赖君"表达了对自己所学不能为世人带来实质好处的遗憾,以及对知识的珍视和保护之情。整首诗反映出作者对于个人学术成就与社会价值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汩汩山源水,分流去若驰。
有声知尚浅,得势转徂卑。
苇棘连荒浦,鱼虾聚小泜。
起予湖海兴,惆怅念前期。
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
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
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
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