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军事行动和胜利庆典的景象,通过对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精彩描述,展示了诗人雄浑的笔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这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三年玉帛"指的是皇帝颁发的诏书或是用玉制成的信物,这里象征着皇权的传达和军事行动的神圣性。"走稽山"表明这场行动规模庞大而且是在边疆地区进行,而"万骑凌江稍北还"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战马回师图,显示出军队强大的实力和战斗力的恢复。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这两句诗进一步加深了边疆地区的荒凉气息,同时也突出了朝廷官员们以戎装迎接战胜回归的场景,显示出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对战争胜利的重视。
"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 这两句诗中的"皇图凤历"指的是帝王的图书或是象征帝位的凤凰,这里与"讴歌"相结合,意味着朝廷对这场胜利的庆祝和颂扬。而"紫色蛙声倔强间"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通过蛙鸣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生机与活力,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军事行动最后胜利的总结和展望。"露布"指的是战报或捷报,这里表明消息迅速传递,显示出信息网络的有效性。而"原上捷"则强调了这次战斗的成功和迅速。"王师早晚下潼关"预示着军队即将进发的新任务,以及对未来行动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战争场景的交织,展现了一种国家权力、军事胜利以及庆典氛围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边疆战役的关注和国家安全的重视。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
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
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
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
便合诛茅隐旧陂,乱来吾里独熙熙。
年丰禾黍侵山上,地僻杉松傍涧攲。
涉世有求俱瓮算,归田得计莫狐疑。
竹林杖屦从兹始,二阮风流傥可追。
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倚棹哀吟两鬓丝。
孔林黄玉化飞埃,一派渊源有自来。
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
闻声尽是缁帷客,见色无非古市槐。
却讶文公迷圣户,不知灵钥有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