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送友人赴举》,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送别自己的朋友前往参加科举考试。在古代中国,科举是一个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有志之士来说,这是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
"世路茫茫久,嗟君进取身。"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去追求更高境界的鼓励与期望。诗人感慨于世事变化无常,因此对友人的进取之心给予肯定。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朋友为了学业和仕途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面对遥远的旅程与考试带来的孤独感。十年的苦读如同沉淀,积累着深厚的学识;而万里的长途,则让人感到孤单无依。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这两句强调了面对困境时不改变初心的坚持,以及追求功名背后的真实情感。诗人认为朋友之所以能够坚守在逆境中,是因为他的求学之路本就出于对亲人的责任和期望。
"惟应守我意,先与化龙鳞。" 这两句则充满了美好的祝愿。诗人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坚守内心的志向,并且在未来的征途中能像龙一样腾飞,每一步都带着变化和提升。
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情谊与深沉的期许,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科举之路的渴望与挑战,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科名再得年犹少,今日休官更觉贤。
去国已辞趋府伴,向家还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残云远色鲜。
在处若逢山水住,到时应不及秋前。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
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
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
边事何须问,深谋祗在君。
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
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
水驿迎船火,山城候骑尘。
湖边寄家久,到日喜荣亲。
识来无定居,此去复何如。
一与耕者遇,转将朝客疏。
资身唯药草,教子但诗书。
曾许黄庭本,斯言岂合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