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渊明褊志迷归去,叔夜支辞谬养生。
道有穷通千世运,命无夭寿四时行。
我能为蝶斯同化,子亦知鱼乃至情。
谓马谓牛无不可,楚肝越胆太分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感兴》,主要通过对陶渊明和嵇康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句提到陶渊明因性情偏执而选择归隐,而嵇康则以不当的理由来解释养生之道,暗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各有偏差。
接下来两句,诗人指出世间道理有穷有通,命运则不以人的寿命为限,四季更替自有其规律。这体现了诗人对命运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认为人应顺应而非抗拒。
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愿意如蝴蝶般随性变化,也理解鱼儿对水的深深依恋,这是对自由和本性的追求。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诗人认为像马或牛一样,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自在,但同时强调楚国和越国的情感过于鲜明,暗示人应有适度的情感表达,不宜过于激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探讨了人生选择、命运无常以及情感把控的主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人文素养和独特的哲学思考。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吾弟平生辛苦同,匹雏志举百钧钟。
自惭操瑟尚不斥,劝使力田终有逢。
青眼故人欣捷报,白头老母喜占从。
书林傥预西城集,釂子酣酣杏正浓。
激箭波涛上,为梁木石雄。
铁牛惊陕右,流马出关东。
潦集连艘断,冰融一水通。
询谋自谁可,贤有赞皇公。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
上苑离宫曾绝艳,野墙荒径故幽葩。
惬心刍豢非杂俎,垂世江河自一家。
头白昏昏醉眠处,忆君频夜梦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