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三)

太华有佳气,乃在龙门山。

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

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

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

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

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

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

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闲。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

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

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毛奇龄所作的《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三)》。诗中,作者通过对龙门山的描绘,赞美了山中的佳气和隐者的栖息地,暗示了李检讨的高尚品质和才情,如马班般的非凡。诗人自谦自己虽身处史宬,却感到责任重大,而李检讨则被闲置,令人惋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反思,认为比起忙碌,湖上的宁静生活更值得向往。送别时,众人围观,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感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打虎儿行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

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

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

陡然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著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

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

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

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

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

我所思,打虎儿。

形式: 古风

陈州村人或赋上阳白发人者毛甡过闻而感焉

河南河北不种麻,上阳宫中无好花。

玉沟流水载花出,从此宫墙不能八。

宛丘东路桑落村,漂流近在村东园。

黄门持鹞晚归寂,公主望乡朝负暄。

西山盗贼走春电。花落重飞旧巢燕。

舞鹭翻垂篽宿衣,沤麻添作西宫线。

金舆入蜀未得归,道傍不用伤蛾眉。

《上阳白发》谁家赋,能使傍人双泪垂。

形式: 古风

登白鹭洲值施使君留萧江有怀

石阳城边白鹭洲,萋萋碧草环洲流。

层楼百尺俯寒潦,有客独登楼上愁。

楼前寂历众山暮,万里江流自来去。

天半横吹赣浦帆,云中恍辨虔阳树。

我来眺望九日余,芳洲犹采红茱萸。

遥山不断故乡雁,沿流时羡清江鱼。

故人乘兴久舒啸,千载南楼鲜同调。

看月宁分佐史床,临风空著参军帽。

相思渺渺萦素波,秋花开映波中螺。

凭栏欲作《登楼赋》,不见夫君奈若何。

形式: 古风

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

秋山崒嵂海日红,浮晖倒映金芙蓉。

苍崖负杖招羽客,携我直上香炉峰。

枫林黄叶下幽壑,杖底风吹草衣薄。

石屋高看洞鸟翻,横梁斜度山花落。

秋空望海海色飞,赤城万里烟霏霏。

越王台上青烽起,夏后祠前白雁稀。

玉函金简探难得,况蹈岖嵚未曾息。

北谷空标承露台,南还竟负凌风翼。

苍崖四顾意气开,吹笙跨鹤真仙才。

何年乞汝盈箱药,共俟安期海上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