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其一)己卯除夕

灯前儿女小团圞。岁将阑。夜将残。

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

明曰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

世间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

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

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

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江城梅花引·其一》以除夕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家庭团聚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灯前儿女小团圞",生动展现了家人围坐灯下,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然而"岁将阑,夜将残",暗示着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叹。

接下来,诗人借东风和白发的意象,进一步抒发时光流转的无奈与老去的哀愁:"明曰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带来了岁月的痕迹。"世间世间行路难",道出了人生的艰辛与坎坷,"身世闲,天地宽"则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淡然态度。

"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诗人感慨过去的遗憾和自己身为读书人的身份带来的束缚,未能实现理想。在热闹的爆竹声中,新的一年到来,他选择在柴门内独自欣赏梅花,"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坚守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江城梅花引(其二)

五陵春色旧曾游。翠娥讴。锦缠头。

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

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心渐收。情尚留。

底事底事遽如许,身世沉浮。

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

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画楼。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押[尤]韵

祝英台近.和云西老人秋怀韵

暮天云,深夜雨。幽兴到何许。

风拍疏帘,灯影逗窗户。

自从暝宿河桥,露听江笛,久不记、旧游湘楚。

正无绪。可奈满目清商,萧萧五陵树。

斜掩屏山,肠断庾郎赋。

几回思绕蘋花,梦寻兰棹,怕惊起、故溪鸥鹭。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红林檎近(其一)水村冬景,次钱素庵韵

云树风初劲,雾窗晴尚悭。

雁落野塘暝,鹤鸣水村寒。

重来寻梅径里,渐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闲。

香冷旧铜盘。几格横素帙,屏壁淡烟峦。

弓腰冷袖,多情维忆前欢。

但温存羔酒,留连兽炭,暮江欲雪年又残。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红林檎近(其二)冬雨晚晴,次谢士英韵

山晚牛羊下,野荒凫雁肥。

雨脚度江远,日光映林微。泥深何堪纵步。

倚杖谩立苔矶。望极浦口云归。寒气透征衣。

断冰随浪楫,斜竹偃风扉。

江空岁暮,村深人迹还稀。

待霜桥梅破,茅堂酒暖,放船速客延暮晖。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