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其一)剪烛

绛蜡添莲炬,开来笑语亲。

西窗风雨夕,东壁画图人。

分韵三条尽,修书半榻陈。

夜游还秉烛,烟景召阳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冬日里,几位友人在餐花室内共聚的情景。通过“绛蜡添莲炬”和“剪烛”等细节,营造出温馨而充满情调的氛围。诗中运用了“西窗风雨夕”和“东壁画图人”的意象,既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窗外的自然景象,又暗示了室内艺术与文化的氛围。通过“分韵三条尽”和“修书半榻陈”,展现了聚会中文学创作与交流的场景。最后,“夜游还秉烛,烟景召阳春”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夜,友情与文化活动也能带来温暖与生机,如同召唤春天的到来。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体现了清代文人聚会时的雅致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其二)焦桐

本不耐凡响,甘心爨下过。

何期知己遇,奈此缺残何。

流水犹堪谱,无弦已觉多。

生春弹指下,解阜自能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将返杭州次小敏赠行诗韵即题其读月楼稿

偶然来海上,相聚话飘蓬。

莫漫愁知己,吾怀陆放翁。

明朝须别去,此际怅离衷。

珍重一诗卷,天寒伴雪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十二月奉母上衢州

海上游子归,江上片帆挂。

此行异寻常,侍母得情话。

骨肉五六人,贫困不知惫。

浙水三折波,溯洄波明快。

风雨万山号,芦荻两岸拜。

舟无离别人,目之皆图画。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七里泷看云

桐庐江之上,山势诡莫状。

万笏列朝班,千鬟俟远望。

我舟发侵晨,白云压青嶂。

活泼走蛟龙,喷薄助波涨。

想见空洞天,才撤云母帐。

一座玉屏风,历乱总无恙。

绝顶形变更,当头或排宕。

忽忽过山头,前山又相向。

络绎不断云,心神为之王。

衣袖如铁寒,久伫讶健忘。

风劲鸟不鸣,峭壁高无傍。

有此山水奇,看云奇穷相。

深恐入富阳,胜景更莫让。

急为笔诸书,好见云山样。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