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任澎湖遇风有感

扬帆指日到瀛台,震荡狂风势欲摧。

巨浪宛从天上落,孤舟直似水中来。

樯倾楫折惊魂魄,虎啸猿啼闻霹雷。

呼吸死生飘泊去,灯光三现指迷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海上遭遇风暴时的惊心动魄场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感慨。

首联“扬帆指日到瀛台,震荡狂风势欲摧”,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描绘出乘风破浪、直抵目的地的壮志,紧接着以“震荡狂风势欲摧”一句,巧妙地将豪情与现实中的艰难险阻相结合,预示着接下来将面临风暴的考验。

颔联“巨浪宛从天上落,孤舟直似水中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海面上巨浪翻滚,仿佛从天而降,而孤舟在波涛中颠簸,宛如水中漂浮,生动展现了风暴的猛烈和航行的危险。

颈联“樯倾楫折惊魂魄,虎啸猿啼闻霹雷”,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恐怖,樯桅倾倒,船桨折断,让人胆战心惊;同时,远处传来虎啸猿啼,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突显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力。

尾联“呼吸死生飘泊去,灯光三现指迷回”,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命显得如此脆弱,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生死的抉择。然而,在这绝望之中,诗人却看到了希望的光芒——灯光三次显现,仿佛是迷途中的指引,象征着在逆境中寻找出路的决心与勇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海上风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威严,也深刻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生存的渴望。诗中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

收录诗词(24)

乌竹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西屿古塔

云遮西屿势峥嵘,塔影刺天一点横。

大海回环奁镜启,孤峰峭立翠屏生。

飞霞绕顶流光赤,宝刹映空落照明。

商贾往来占利涉,凌霄灯火指迷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黑水沟

巨津一望渺无边,黑水翻腾在眼前。

日月有光波黯黯,星辰无色水涓涓。

几疑蛟室成煤窟,误认龙宫洗砚田。

墨沈泼来千万顷,何从辨得蔚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漏夜放舟之澎湖

剪剪寒风雪浪平,迢迢良夜泛舟轻。

一钩新月随帆转,万点众星印水明。

远岫重遮烟色暗,纤云四捲海波清。

前程杳霭知何处,红日东升已到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文石书院

云根结就已多年,质染烟霞早得天。

出涧虹霓精气聚,沈渊珊网宝辉连。

移来席上原生色,产在海滨妙自然。

肇锡嘉名文运启,澎瀛钟毓遇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