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一)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

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在相国园亭中的生长环境与情感氛围。首句“相国园亭种牡丹”,点明了牡丹生长的地点——相国府的园林之中,暗示了牡丹的尊贵与雅致。接着,“枝枝风雨怨春寒”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牡丹以情感,描绘了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牡丹在风雨中摇曳,似乎在抱怨着寒冷的景象,表现了牡丹在恶劣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主人车马城中惯”则转而描写园亭的主人,暗示其身份的显赫与繁华的生活。这句不仅揭示了园亭的主人是城中常见的富贵人家,也暗含了对牡丹生长环境的间接赞美,即牡丹能生长于如此豪华的园亭之中,可见其地位之高。

最后一句“知傍谁家锦障看”,则将视角转向了观赏者,提出疑问:在这样的美景前,又有谁知道是哪一家的锦障(即华丽的屏风)作为背景,供人们欣赏呢?这一问,既是对观赏者身份的模糊处理,也是对牡丹之美的一种侧面赞扬,暗示了牡丹不仅吸引了城中惯见车马的主人,也吸引着众多的观赏者前来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二)

国色宫妆倚槛新,一樽堪自对残春。

即令解语应相笑,何必看花定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访刘山人不值(其一)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

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访刘山人不值(其二)

南窗狼藉半床书,阶下苍苔罢扫除。

似是邻翁邀作社,不然应钓锦川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赠郑将军之铜江(其一)

汉将承恩意气多,楼船十道下牂牁。

怜君本自山东妙,更许何人系尉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