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一)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

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音乐演奏的盛况,以及君主与群臣和谐共处的场景。"咸池一奏合宫成",开篇即以“咸池”这一古代神话中的音乐圣地,象征着音乐的神圣与庄严,一奏之后,整个宫廷都沉浸在和谐与统一之中。“帝自垂裳拱玉京”,描述了皇帝身着垂裳(一种象征尊贵的服饰),在玉京(可能指皇宫或天宫)前静默站立,体现了君主的威严与谦逊。“多少侍臣调六琯”,点出了众多侍臣在演奏音乐时的分工合作,他们通过不同的乐器(六琯,可能是指六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共同创造出美妙的乐章。“须知共作凤凰鸣”,最后以凤凰鸣唱作为比喻,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共鸣,如同凤凰般高雅而和谐的声音,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展现了明代宫廷的礼仪之盛和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二)

春风忽送汉臣还,再入承明供奉班。

怪得文章成五色,朝朝染翰近龙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三)

君王赐宴柏梁台,七字新诗汉体开。

首倡自天酬不得,曲终还赖岁星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四)

汉家词客满金门,谁解凌云感至尊。

一出子虚名便起,长卿无日不承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五)

诏遣词臣集汉都,明年羽猎大誇胡。

共怜执戟人犹在,莫问长杨赋有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