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怀古

西湖长者忆苏公,烟景风流二妙同。

天载一泓邀晚翠,人开千顷泛春风。

山空古寺湮秋草,日落荒堤锁暮虹。

自古乾坤俱梦幻,剑铓何用割愁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西湖怀古》由明代诗人郑绍武所作,通过对西湖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苏轼的怀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首联“西湖长者忆苏公,烟景风流二妙同”,开篇即点明主题,西湖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的承载地,而苏轼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里的“长者”既指时间的久远,也暗含对苏轼高洁人格的敬仰。“烟景风流”描绘了西湖如画般的景色,与苏轼的文采风流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颔联“天载一泓邀晚翠,人开千顷泛春风”,进一步展开对西湖风光的描绘。一泓碧水在夕阳下泛起翠绿的波光,仿佛是大自然的邀请,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生机。而“人开千顷泛春风”则以人的活动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颈联“山空古寺湮秋草,日落荒堤锁暮虹”,转而描写西湖周边的景象。山间古寺被秋草覆盖,显得寂静而沧桑;日落时分,荒堤上锁着一抹暮色中的彩虹,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的交融,引人深思。

尾联“自古乾坤俱梦幻,剑铓何用割愁峰”,诗人在此发出对人生与宇宙的哲学思考。认为自古以来,无论是天地还是人间,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面对人生的愁苦,即便是锋利的剑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烦恼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

郑绍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举人,为晋江安溪县令,调粤西临桂令。后谢病归,归筑猗园。年八十三卒。有《清溪撮要》、《猗园续录》等书。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

  • 字:子纬
  • 籍贯:归善

相关古诗词

夏泛晴湖

云送馀雷捲雨收,林塘六月即清秋。

山烟入树浓初淡,水鹤窥鱼去转留。

的的岩花幽欲笑,双双鸥鸟剧于游。

停桡试问蓑翁意,佝偻晨宵此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蓬莱峰增陈佐先生

月且推陈实,风流亦我师。

早投南国隐,不待北山移。

花鸟留新兴,云溪发灏思。

清芬坐相袭,晔晔映芝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村寻梅不见

乱云堆里一长筇,碧草烟萦翠影重。

万树秋声纷落叶,数椽茅屋掩深松。

岂无孤艳带寒日,那有远香随野风。

却忆素绡真不俗,南枝春去杳难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游阴那山

何处灵通锡下裁,千秋无量法花开。

儒家莫诋空尘劫,霖雨还从定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