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乌

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

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

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

昔人称尔孝,鸟中之曾参。

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我走出东南方的树林,听见了悲伤的鸣叫声。
这悲伤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却唤起了我对反哺之情的共鸣。
母子之间哪有无情?你的感情为何如此深厚。
古人称赞你孝顺,如同鸟类中的曾参。
人类号称万物之灵,为何反而不如这些禽鸟懂得亲情呢。

注释

东南林:指方向和位置,东南方的树林。
哀音:悲伤的声音。
反哺心:比喻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
尔: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鸟。
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闻名。
奈何:为什么,表示惊讶或疑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慈乌》,通过对鸟儿反哺行为的描绘,展现了慈乌对母亲深深的孝顺之情。首句“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以鸟鸣声起,引出哀伤的氛围。接着,“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表达了听到哀鸣时,乌鸦仍怀有回馈养育之情,令人感动。诗人感慨“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赞扬了乌鸦超越常理的孝道。

诗人将乌鸦比作“鸟中之曾参”,借古人对曾参孝行的赞誉,强调了乌鸦的孝顺程度。最后两句“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通过对比人类与乌鸦,指出动物尚且能展现出如此深情,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在孝顺上有所不及,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乌鸦为题材,寓言式地传达了孝道的主题,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酬卢宗说见贻

我有离别肠,一日回百周。

流光日以迈,离别何时休。

仓庚求友声,朝莫鸣相酬。

暖风老麦熟,秀野新阴稠。

美人隔吴树,皓月明苏州。

相望倚寥廓,孤怀抱绸缪。

郁志不得语,愁思纷如抽。

遐想江湖人,长作鸥鹭俦。

雨花落笔床,水芳萦钓舟。

赠我锦绣篇,坐之芰荷洲。

好语尉心曲,喜色栖眉头。

君子怀友生,小人徇俗流。

颓波日靡靡,恶风声飕飕。

喧啾乱孤皇,舞跃沸群鳅。

抚景发浩叹,举觞不成讴。

自顾蒲柳衰,敢望桑榆收。

一生犹转蓬,百年如传邮。

聚会苦不恒,浩荡宜纵游。

拍浮酒在船,枕籍糟成丘。

一醉乐陶陶,千古空悠悠。

愿从卢博士,盘礴仙家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蜜蜂

群居崖谷间,不食人间食。

春风百花场,来往无虚日。

采花酿为粮,仓廪自充实。

歘罹割裂殃,操戈穷入室。

何异误国人,腹剑而口蜜。

形式: 古风

稻花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可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形式: 古风

题友人湘行稿

诗史久不作,此游清兴长。

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

醉里关河在,吟馀草木香。

九歌流落处,想为一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