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徐谏议韵上谢参政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行听雨濛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

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

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

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窍音。

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蔡国名流冠儒林,两百年来恩泽深。
以贤相为榜样,醉心研读古圣经。
汲取孔门西河意,摒弃世俗桑濮音。
聆听雨声歌召唤,不存高官远虑心。
功绩显著辞高位,修身养性道更深。
朝廷谋略常记心,隐居山林寄幽情。
半句佛理如约,一声轻叹共鸣多。
我这凡夫随众士,六根清净无杂念。

注释

蔡国:古代诸侯国名。
冠儒林:在文人学士中居首。
庆泽:恩惠与福泽。
贤相法:贤能宰相的行为准则。
阙里:孔子故乡,代指儒家文化。
西河:古代地区名,与儒家思想有关。
桑间濮上:原指男女欢歌之地,此处指世俗音乐。
衮绣:帝王礼服,象征高位。
均佚:平均分配,引申为公正无私。
琳宫:宫殿,此处指修行之处。
北阙:皇宫北门,代指朝廷。
东山:隐士居所,此处指退隐生活。
三乘:佛教术语,指小乘、中乘、大乘三个阶段。
六凿: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此处指世俗欲望。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曹勋献给谢参政的作品,以徐谏议的韵脚为依据。诗人首先赞扬了谢参政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深厚的德泽,称其为贤相典范,注重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接着,他提到谢参政的学识渊博,不仅继承了儒家传统,还摒弃了不雅之音,倡导正道。

诗人期待听到谢参政在雨中吟唱,召唤贤能,但暗示他不应有远离朝廷之心。谢参政虽功绩显著,却淡泊名利,追求道义的深入,他的行为如同北阙的嘉言,常被朝廷采纳。同时,谢参政的高尚品格也如东山春色般,寓含着隐逸的追求。

诗人表示,谢参政的智慧深邃,即使是简单的言语也能传达深远的哲理,他的豁达心境使得即使是微小的声音也能引发共鸣。最后,诗人自谦为下士,表示自己已经超脱世俗,无暇他顾,全身心投入与谢参政的交流之中。整首诗赞美了谢参政的德才兼备,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江皋曲

漪涟带修渚,远水明朝晖。

青山横倒景,画鹢掩斜扉。

游女逢交甫,陈思值洛妃。

菱歌随棹远,鸥鸟背人飞。

别有嘉游处,芳樽照舞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泛水曲

春服仅能试,荷小未成莲。

画舫维青幄,平波幂素烟。

暖日薰花气,新萍点翠钿。

歌吹浮天上,旌旗转座前。

促妆留晚景,续酒载归船。

前驱戒津吏,除道候江壖。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采桑曲

鸣鸠初拂羽,桑叶破新萌。

采采不盈匊,攀多力未生。

春服浥朝露,晓日映妆明。

语学流莺巧,身同飞燕轻。

使君劳借问,夫婿自专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春江行

浦屿连芳草,夭桃间柳堤。

征鸿下天际,游女过前溪。

鱼没惊帆影,林疏见鸟啼。

王孙联绣骑,童子解香觿。

吴姬笑留饮,同指画桥西。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