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大夫入觐归途登岱之作

詄荡天门望倚松,逶迤柱下羡犹龙。

河山勃碣趋都会,齐鲁阴阳画岱宗。

祖道雨回苍水节,仙坛晴启白云封。

遥知岳顶千峰夜,侧听鲸铿梦省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清代鲍皋的《奉和李大夫入觐归途登岱之作》描绘了诗人站在天门山巅,倚松远眺的壮丽景象。他羡慕柱下的龙腾气象,感叹自然山水的雄浑与壮美,尤其是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其河山汇聚、阴阳交汇的气势令人瞩目。诗人想象着李大夫归途中经过勃碣,最终抵达繁华都会,又在晴朗的仙坛之上,云雾缭绕中开启新的旅程。

“祖道雨回苍水节”一句,暗示着送行的仪式在雨后显得庄重而富有诗意,而“仙坛晴启白云封”则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通往仙境的门户在晴空下悄然打开。最后,诗人遥想夜晚泰山之巅的千峰景色,以及那来自山巅的鲸鸣般的钟声,让人在梦境中感受到深沉而神秘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与期待,体现了清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14)

鲍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

  • 字:步江
  • 号:海门
  • 籍贯:清朝江苏镇江丹徒
  • 生卒年:1708—1765

相关古诗词

康山

何人能活李空同,此地名高康武功。

烟草萋迷三月暮,琵琶偃蹇大江东。

宦官祸实深倾国,朋友交犹见古风。

乐府歌鬟争解唱,鸣珂著屐等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砧

时清休远戍,节暮复哀砧。

不断千家响,无端万里心。

候虫声共切,由郭气同阴。

千下有寒者,那知关塞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焦山

缥缈松寥山,积翠下无路。

风籁钟微茫,鹤迹云散聚。

如闻定中僧,禅窟劝小住。

牵月濯巾瓶,江光漾高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杨三十五过广陵客舍

秋林正凉雨,为洗客衣尘。

而我祢衡病,夫君原宪贫。

岁看华鬓改,话到故山真。

今夜然镫坐,乡愁添一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