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夜雪图

江南无寒岁,一雪今几时。

吴山岂无春,画此寒岩姿。

壮哉万里流,不废东南驰。

胸中谩长风,俯仰今古非。

谁能唱小海,为和大江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吴山夜雪图》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雪景与吴山春色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深邃思考。

首句“江南无寒岁,一雪今几时”,开篇即以江南的温暖气候引出雪景的难得,暗示了这场雪的珍贵与不同寻常。接着“吴山岂无春,画此寒岩姿”两句,将吴山的春意与眼前的雪景对比,通过“寒岩姿”的描绘,既突出了雪景的冷峻之美,也暗含了对春日即将来临的期待。

“壮哉万里流,不废东南驰”一句,诗人以“万里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长河,强调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与流动,同时也表达了对东南地区独特地理风貌的赞美。接下来,“胸中谩长风,俯仰今古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胸中长风”比喻内心的广阔与自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超越时空的思考与情怀。

最后,“谁能唱小海,为和大江词”两句,以“小海”与“大江”为喻,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大江一样,跨越时空,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雪景与吴山春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元代文人画意诗的佳作。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白马篇

白马谁家子?翩翩秋隼飞。

袖中老蛟鸣,走击秦会之。

事去欲名留,自言臣姓施。

二十从军行,三十始来归。

矫首望八荒,功业无可为。

将身弭大患,报效或在兹。

岂不知非分,常恐负所期。

非干复雠怨,不为酬恩思。

伟哉八尺躯,胆志世所希。

惜此博浪气,不遇黄石师。

代天出威福,国柄谁当持?

匹夫赫斯怒,时事亦堪悲。

形式: 乐府曲辞

幽禽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月下独酌

佳月静可饮,一天明水寒。

馀光泛不极,徘徊尊俎间。

但觉凉露下,不知清夜阑。

醉眠吾有兴,君当下西山。

形式: 古风

书堂谷晏坐

上负青天壁,下引碧涧滋。

中有晏坐石,日夕忘吾归。

永怀幽栖人,千载谁与期?

人间九瀛海,莽苍天相围。

黄尘重如雾,举手不欲挥。

白云如可招,愿作双鹤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