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金陵春日感兴

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

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

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

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题为《和人金陵春日感兴》。诗中描绘了金陵(今南京)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色与历史沧桑。

首联“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以典故开篇,将金陵比作古代吴国的繁华之地,季鹰是东晋名士,此处借以形容金陵的风流人物与美景。钟山,即紫金山,以其秀丽风光著称,是金陵的一大标志。

颔联“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通过“高台”与“胜地”的描绘,展现了金陵作为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凤去龙蟠,暗喻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更迭,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景象的感慨。

颈联“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进一步描绘了金陵的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九陌,指道路纵横;玉阙,象征皇宫或仙境,这里比喻金陵的繁华与尊贵。三江春水,描绘了春日里江水的生机与活力,与金陵相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尾联“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以“莫愁”这一古代女子的名字,引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杨柳是春天的象征,黄鹂则是春日的乐章。诗人独自聆听黄鹂的鸣叫,思绪万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朱明府仲开谪平乐教授

黄鸟鸣时别禁园,宦情南去复谁论。

郑虔此日聊诗句,陶令何年共酒樽。

秋到百蛮思北雁,云迷三楚望中原。

沧江寂寞芙蓉老,官舍长歌独闭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天宁寺同章景南李于鳞王元美饯别李伯承还宰新喻得春字

野寺门前杨柳新,一樽同此驻征轮。

西山物候仍馀雪,南国芳菲更有春。

楚棹正逢归塞雁,淮云遥送渡江人。

他时陶令应相忆,不待秋霜下绿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寒食夜感怀

帝里年华重旅愁,几回清梦到沧洲。

看花多病虚寒食,秉烛何人共夜游。

乡思转添春过雁,剑歌初断月当楼。

梁园旧侣今零落,天际黄河空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栗道夫下第归上党

早岁名成庾信流,春风走马向燕州。

壮心对酒惟长剑,华发论文一敝裘。

落日寒生杨柳陌,乱云晴绕凤凰楼。

圣朝何事淹才子,归卧青山复几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