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柯参书竹(其二)

海上青琅玕,曾持天上看。

萧条风雨夜,谁拾凤毛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柯参书竹(其二)》,作者是明代诗人虞堪。诗中以"海上青琅玕"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一片海中翠竹的景象,暗示其质地如美玉般珍贵。"曾持天上看"进一步强调这些竹子的非凡来历,仿佛它们曾在天宫中被欣赏过。

接下来的"萧条风雨夜",环境转为凄清,与前文的仙气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诗人借风雨之夜,想象有谁能在这寒冷时刻捡拾到凤毛,暗寓竹子虽经风雨洗礼,却依然坚韧,如同凤凰之羽,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不凡身世和坚韧特质,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困境中保持贞节的期许。虞堪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品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16)

虞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字:克用
  • 籍贯: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

相关古诗词

春日漫兴(其四)

去年一得河边信,万户千门掩粪泥。

不觉风烟惨江上,也无豚栅与鸡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天街步月口占

天街露冷思难禁,对月空悬万里心。

故国此时方捣练,满庭梧影夜深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睡起

客舍萧条日正长,绿窗梦破黄鹂语。

分明身在故乡游,枕上思亲泪如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自仪真舟行大江

水拍春空一镜明,画船风捲片帆轻。

金山云护江心寺,铁瓮天低京口城。

两岸树摇烟浪阔,中流日照海潮平。

晚来忽听传呼语,知有江南津吏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