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友人丝桐复归

春到牡丹花事阑,惜春约客游湖山。

烟光万态属吟思,白石清泉流指间。

双成解后兰舟驻,索纸大书春草句。

成此风流一段奇,乐事百年能几遇。

薄暮归来雨湿衣,买舟庇此十三徽。

小梢愚怮阻人意,客散河梁灯火微。

方将清事夸儿妇,桐君羽化无何有。

一壶千金何处寻,愁绝瓠巴无措手。

要知烦恼所根株,以爱布种当芟除。

赵璧既返欢如初,哦诗称贺敢后欤。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已至,牡丹花期将近尾声,我邀请朋友去湖山游玩以惜春。
湖光山色激发了我无尽的诗意,白石清泉在指尖流淌仿佛在诉说。
在兰舟停泊后,我让侍女取来纸笔,写下关于春草的诗句。
这是一段风雅之事,百年难得一遇的快乐时光。
傍晚归来时衣服被雨水打湿,我在湖边找到一艘船避雨。
小船的摇晃让我思绪纷扰,客人散去后,河岸上只有微弱的灯火。
我正想向家人夸赞这清雅之事,却遗憾地发现桐君仙逝,无处可寻。
一壶美酒价值千金,如今却不知何处寻找,内心愁苦无处安放。
要知道烦恼的根源在于爱,应当去除这种爱以消除烦恼。
赵璧回归,我们重拾欢笑,我怎能不写诗祝贺呢?

注释

春到:春天来临。
阑:结束。
吟思:诗人的思绪。
流指间:在指尖流淌。
双成:古代美女的代称。
兰舟:装饰华美的小船。
风流:文雅、风趣。
奇:罕见。
薄暮:傍晚。
十三徽:泛指湖边的标志或景致。
愚怮:形容心情纷乱。
河梁:河边的桥。
桐君:传说中的医神。
无何有:不存在。
千金:极言珍贵。
瓠巴:古代善吹葫芦丝的人。
烦恼:忧虑。
根株:根源。
芟除:除去。
赵璧:比喻美好的事物。
哦诗:吟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所作的《贺友人丝桐复归》,主要描绘了春天牡丹盛开时节,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游湖赏山的欢乐场景。首句“春到牡丹花事阑”点明了时令和景色,接着“惜春约客游湖山”表达了对春光的珍视和与友人的约定。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灵感涌现,"烟光万态属吟思,白石清泉流指间",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

在游湖过程中,诗人与友人乘舟而行,“双成解后兰舟驻”,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他们停下船来,诗人挥毫泼墨,写下赞美春草的诗句,这成为了一段风流佳话。“成此风流一段奇,乐事百年能几遇”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时光的感慨,认为这样的快乐并非常有。

傍晚归来时,雨打湿了衣裳,诗人选择乘舟避雨,"买舟庇此十三徽",暗含生活的惬意。然而,小舟的颠簸让诗人有些许遗憾,"小梢愚怮阻人意",客人散去后,灯火微弱,更显寂寥。诗人打算向家人夸赞今日之事,但好友已离去,只剩怀念。

最后,诗人借“桐君羽化无何有”表达对友人离去的哀思,感叹寻找像好友那样的知己难觅。他认识到烦恼源于爱,应学会放下,以期重拾欢乐。结尾处,诗人表示要为友人的回归而诗歌相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56)

陈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紫芝运干

陋室与高门,东西互接畛。

相聚虽不稠,相别殊难忍。

风帆去程遥,到时秋未尽。

少试裨画材,计台作标准。

恨无双羽翔,汩汩成蠹隐。

便结南浦梦,独立江风紧。

形式: 古风

送别曾幼广赴漕试归

疋马来东吴,策勋在一战。

文场老燕代,馀子自北面。

西风敲镫归,山应过处恋。

英气凛横槊,河海能几见。

自识韩将军,论交今惓惓。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送贺某赴兴化任(其一)

贺公梦三刀,恩荣被诏函。

家山繄比邻,风俗应夙谙。

承流复宣化,使民思棠甘。

向来恺悌心,今足副时谈。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送郭圣与就监试归兼简其弟

楚尾吴头月光冷,山鸟不鸣桂浮影。

破霜采得蟾边香,兰菊无言秋耿耿。

万年枝外浅红墙,胥山小阁憩晚凉。

湖波江浪座中接,寒篝凝梦歌云觞。

明朝忙踏槐花市,万丈光芒生璧水。

瓜金茧纸市相高,兀兀钩提笑韩子。

小雁汀沙振寒羽,亦复搴衣告归去。

近别难甚况远离,一日仙舟隔轻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