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玉翠楼

玉楼高倚汉昌城,处士閒居不可名。

天际山青疑泰岱,云边木落见长庚。

开帘晓挹晴光满,策杖秋吟爽气迎。

我欲巢云向西竺,何时风月话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玉楼高耸在汉昌城上,一位隐士闲居无以名状。
远山如青翠泰山,云边树木凋零,露出明亮的金星长庚。
清晨打开窗帘,满室阳光照进,秋天持杖散步,清风送爽心旷神怡。
我渴望栖息于云间,向着西方佛寺,何时能与你月下风前畅谈三世情缘。

注释

玉楼:华丽的楼阁。
汉昌城: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某座城市。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即隐士。
不可名:难以用言语形容。
泰岱:泰山,五岳之一,象征着高大和尊贵。
长庚:金星,又名启明星,象征光明。
开帘:拉开窗帘。
晓挹:清晨汲取。
秋吟:秋天吟诗。
巢云:像鸟儿筑巢一样住在云中。
西竺:西方佛教国家或寺庙,这里可能指佛教圣地。
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三生:佛教术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处士在高耸的玉翠楼中闲居的情景。开头两句“玉楼高倚汉昌城,处士閒居不可名”设置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玉楼作为高洁独立的象征,而处士则隐逸于世俗之外,不为人们所知。

接下来的“天际山青疑泰岱,云边木落见长庚”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胸襟宽广、心灵澄明的一面。泰岱山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高远或理想之所在,这里疑是泰岱,则是在表达诗人心中那份超脱世俗的向往。而“云边木落见长庚”则是对秋景的描绘,通过树木在云端的倒影,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开帘晓挹晴光满,策杖秋吟爽气迎”两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状。晨曦透过窗棂,照亮室内,一切都是那么的明净;秋天的微风轻拂,带来的是一份清新的气息。

最后,“我欲巢云向西竺,何时风月话三生”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与道合一的愿望。西竺作为古代神山的象征,诗人想要乘着云朵飞往那里,与仙境相通。而“何时风月话三生”则是在探讨生命和宇宙的奥秘,以及对未来轮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适自在的情景,以及与自然的深切感应,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1)

吴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至孝墓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

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

想其事双亲,诚恪通神明。

身后一抔土,世犹不敢轻。

乐公诚乐善,记名誓遗氓。

偶读灵禽碑,得之嘉不胜。

吾邦有盛德,岂宜久沉冥。

恨不访遗冢,下拜涕泣零。

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

自伤无赢赀,傍建旌孝亭。

当使孝者见,事亲坚其诚。

且令顽悖儿,内愧面颊赪。

因兹或改行,为国省繁刑。

徒将拙言句,颂咏播芳馨。

蒿茨莫浪剪,牛羊勿妄登。

过者宜下马,呵护烦山灵。

形式: 古风

清平乐令/清平乐

帘卷曲栏独倚。江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

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形式: 词牌: 江亭怨

泛五云溪游照湖归

樵风漾归舟,飘然一叶轻。

曲岸忽超逸,远山回抱明。

幽禽淡容与,荷芰相低倾。

野田足收穫,村叟时逢迎。

驩言无物役,得我游览情。

日脚暮云起,湖面蓼烟生。

秋光湛空碧,彷佛见重城。

候吏津亭外,稍闻笳鼓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泛照湖游天章(其二)

愁霖不肯已,阴结弥二旬。

吾游欲及时,秉烛出城门。

泛泛一舫航,密坐环亲宾。

爽气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俄顷万里晴,鬼魅伏清晨。

日光溜水态,照灼无涯垠。

轻烟缅以没,微风飙然振。

菰蒲动幽响,拨剌惊潜鳞。

浮沈戏鸥鹭,荡漾开萍蘋。

榜人发棹歌,渔翁理罾缗。

激越自成态,潇洒何其真。

清辉不可状,野思徒纷纭。

弭棹山之阿,行行问吾民。

莓苔粘侧径,马足绝纤尘。

青溪曲折度,茅屋经过频。

川涂斗开阔,夷路夹松筠。

右转耸云构,广除砻翠珉。

佛殿烁金碧,标榜自玉宸。

脩廊盘磴道,等级华堂新。

最后敞高阁,扃藏帝室珍。

冥心一薰拂,璨璨罗星辰。

大哉三圣笔,天纵妙入神。

名家数几百,较古谁为邻。

山头见塔影,树杪排嶙峋。

直上遽登造,爱奇忘艰辛。

秋容媚虚旷,蔼蔼扬奇芬。

群峰出圭角,万象皆缕陈。

森爽翠欲滴,苍茫寒袭人。

远心穷碧海,逸兴凌高旻。

踌躇下烟麓,盻眄行复询。

僧言王右军,遗迹永和春。

兰亭有曩基,墨池含漪沦。

书室閟灵像,五亭馀圆囷。

次第与探历,毕景颐厥因。

简累脱纷滓,遗荣终幅巾。

逍遥自得场,此节固离伦。

愤耻以寄傲,则非吾所遵。

凉飙拂脩竹,暮霭起长津。

缨佩顾为忝,城郭宜尔亲。

回首已遥碧,恍然尘世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