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二事(其一)

西山一丸药,终当持遗亲。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

太真绝袖去,中兴为名臣。

功业竟谁归,老妪终苦辛。

大恩竟不报,初无乌鹊仁。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山有一颗仙丹,我本想留给亲人。
然而贪婪之人,却假借爱君之名来掩饰私欲。
杨贵妃一甩衣袖离去,成为中兴名臣。
功勋最终属于谁呢?老妇人始终辛劳。
大恩未报,无人像乌鸦和喜鹊般有仁心。

注释

丸药:象征着珍贵或神秘的物品。
遗亲:留给亲人。
嗜利者:贪婪的人。
藉口:借口。
太真:指杨贵妃。
中兴:国家振兴。
老妪:老妇人。
乌鹊仁:比喻有仁德的人,典出《诗经》中的乌鸦反哺、喜鹊报喜。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良之士遭遇不公的哀叹,以及对国家恩泽未能得到及时回报的感慨。首句“西山一丸药,终当持遗亲”以比喻手法,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孝思和对先人的怀念。而“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私利而冒用皇恩的人的不满与批判。

紧接着,“太真绝袖去,中兴为名臣”中的“太真”指的是唐代著名的忠良之士姚崇,其“绝袖”即是指他在朝政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赞颂了姚崇作为中兴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名臣,表明诗人对于历史上正直官员的崇敬。

然而,“功业竟谁归,老妪终苦辛”则转而描绘了一种功亏一篑、功过不赏的悲凉情状。这里所指的“老妪”可能是隐喻那些忠诚耿耿但未能得到应有待遇之人的象征。

最后,“大恩竟不报,初无乌鹊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大恩无法及时回报的悲哀。而“乌鹊”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那些小人,他们虽然貌似忠诚,但实质上缺乏真正的人伦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抒发了诗人对于忠良不遇、功业无成以及国家恩泽未能得到回报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溪上行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形式: 五言绝句

溪水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形式: 古风

驽马固多肉,元鹤原骨轻。

以彼栈豆意,方此云霄情。

汨汨世纷远,萧萧中虑盈。

将寻包道士,一问升天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翟方进

相君事郡当少时,见谓迟钝遭谩欺。

一从蔡叟问所适,羁游万里来京师。

从冯老姥织屦卖,学问声名从此大。

胡常初毁更见誉,一日超升登掾宰。

男儿立身要自励,旬岁连摧两司隶。

薛公视遇不敢轻,果见登迁居相位。

徒知得意快恩雠,峻文未肯持平例。

九卿先达故郡归,红阳贵倨犹夺气。

忽闻当坐定陵事,惭惧乞骸更见慰。

深穷党友图自安,十有九人同免官。

得君万事无不可,解使众丑成妖娴。

一朝天文示变异,李寻奏记翩然至。

养牛尊酒天上来,万岁之期何可避。

使人致命忽驰去,半道尚书言物故。

十年宠贵一日空,徒见缟衣蒙槛柱。

谁云盖棺事则已,下流众怨何能止。

芋魁饭豆亦云足,至今鸿隙歌鸿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