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和耿时举赋雪韵

江南春早,尚馀寒门巷,杨花飘逐。

一色初梅开尽也,不数芳园红绿。

珍重骚人,幽怀分寄,高韵歌黄竹。

六花羞避,满笺凌乱琼玉。

应念有客长安,履穿东郭,无与怜穷独。

鼓棹前溪非兴尽,寒怯水栖岩宿。

咫尺君家,瑶田无径,冰柱排银屋。

瓮头春到,唤回晚梦清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仍有寒冷的小巷,柳絮随风飘舞。
梅花一色盛开,不比花园中的红绿繁花。
诗人珍视这美景,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其中,高雅的韵律吟唱着黄竹的诗篇。
雪花羞于靠近,满纸都是凌乱的如琼玉般的字句。
应会想念在长安的游子,鞋子磨破,无人怜悯他的孤独。
划桨前行并非只为尽兴,寒冷让他畏惧水边的岩洞栖息。
你家近在咫尺,却似瑶池难寻,冰柱装饰的银屋显得冷峻。
春意已至酒坛,唤醒了我深夜的清梦。

注释

尚馀:仍然残留。
寒门巷:寒冷的小巷。
杨花:柳絮。
初梅:刚刚开放的梅花。
芳园:美丽的花园。
骚人:诗人。
黄竹:可能指黄庭坚的《竹枝词》,此处借代诗歌。
六花:指雪花。
琼玉:比喻珍贵的字句或雪花。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京城。
履穿:鞋子磨损。
瑶田:仙境般的田园。
冰柱:冰凌。
银屋:形容雪覆盖的房屋。
晚梦:夜晚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语言,将早春的寂静、梅花的孤傲、黄竹歌声的悠扬以及雪后的清冷等多重境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有生机又带有些许寒意的氛围。

江南的早春依然带着些许寒意,杨花随风飘散,一色初梅竞相开放,却不以数量取胜。诗人珍重那些能触动心弦的旧时文人,对幽深内敛的情怀进行分送。高韵歌声与黄竹交织,六花羞涩地躲藏在满纸凌乱的琼玉之中。

诗人思念长安的远客,他们穿梭于东郭,无人能共鸣怜悯。前溪的鼓棹声未曾完全消逝,而水边的岩石上已经有了宿鸟的踪迹,寒意与孤独交织在一起。

咫尺君家处,瑶田中已无路径可寻,只有冰柱排列如同银屋。瓮头春到之时,便唤回了那晚间清醒而又甜美的梦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刻画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以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三)王守生辰

金縢事业。庆丹青千载,勋在王室。

圣主英明平万国,天产非常人物。

岳渎分灵,熊罴符梦,五百年方出。

致君尧舜,要须纯用经术。

须信凤阁仙人,风流文采,蔼家声如昔。

献纳司存持禁橐,合历三台清秩。

倦宿承明,乞麾临郡,暂辍金闺直。

五云深处,一星今在南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同上

练江风静,卧冰奁百尺,朱阑飞入。

江远浮天天在水,水满半天云湿。

白鸟明边,青山断处,眼冷江头立。

月明潮上,苇间渔唱声急。

几度吹老蘋花,野香无数,欲寄应难及。

天借诗人供醉眼,尊俎一时收拾。

竹里行厨,花间步障,风雨生呼吸。

酒阑歌罢,钓船先具蓑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武陵春.元若虚总管席上

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知是蓬瀛第几仙。

秀色粲当筵。索句濡毫云阁里,清坐袅炉烟。

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画堂春.即席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

丞相休嗔。

形式: 词牌: 画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