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其一)凤咮堂

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胡侯调任来到钱塘,他住的山名叫凤凰。
不清楚这山原本从何而来,像蛇颈鱼尾般蜿蜒在高岗。
它想俯冲到大江饮水,翅膀一展一收,头忽高忽低。
有人试图用佛塔压住它的双翼,让它无法自由飞翔。
前人目光短浅未曾留意,期待有贤能者会欣赏它的形象。
我同情你的困境,想与你交流,所以靠近你,在此建堂。
你的起居饮食我都关心,外界无人能听到你的琅琅声。
应说你的美德仍在,早晚能振翅高飞,迎接朝阳。

注释

胡侯:指胡姓官员。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附近。
凤凰:象征吉祥或美好的山名。
元本:原本,起源。
蛇颈鱼尾:形容山势曲折蜿蜒。
婆娑:形容姿态优美。
浮图:古时对佛塔的称呼。
形相:形象,外观。
咮:鸟嘴,这里指山嘴。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
旦暮:早晚。
鸣朝阳:振翅迎接太阳升起,寓意希望和新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之美,同时又蕴含深意的古诗。诗中通过对钱塘江边凤凰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开篇“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居住地点,这里不仅有地理位置的具体描述,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接着,“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一句,不仅描绘出山势的雄伟,而且通过“蛇颈鱼尾”的生动比喻,突出了山脉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的特点。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外在世界紧密结合的体现。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则是从宏伟的山脉转向流动的水系,这里的“婆娑”形容江水缓缓流动,而“万里一息头低昊”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广阔江景时内心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而“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一句,则是诗人在赞美自然之余,对于人间世事有所感慨。这里的“浮图”可理解为高远的理想或抱负,而“压两翅”则隐喻了外界对个体飞扬志向的束缚。诗人的这种情感流露,既是对自然美景无限向往,也是对于现实束缚深切的反思。

以下几句“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贤遗风的怀念和尊崇,以及对于后世能够理解其心声之人的期待。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呼唤,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中对于知识与智慧的向往。

最后,“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则是在表达一种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这里,“起居饮食不离上”可能是对日常生活中与高贵理想相伴随的写照,而“外孰有耳听琅琅”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结尾两句,通过“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的表述,更是对未来抱有一种乐观态度,期待着理想的实现。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其三)方庵

众人庵尽圆,君庵独云方。

君虽乐其中,无乃太异常。

劝君刓其角,使称著月床。

自然制度稳,名号亦可详。

东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谁能防。

愿君见听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其四)月岩斋

月为太阴精,石亦月之类。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异。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没。

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

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

其为劳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时。

既然须常换新者,人但不见神所为。

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

君不见虢州朱阳县之山谷间,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

灵媪弃置不复惜,任人取去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满库楼千万许。

彦瞻博物天下称更无,定不以予之说为寱语。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中有八万二千修月户。

其人所食尽玉屑,昔有王生见之满襆提斤斧。

应是当年灵鹫山,直自天竺飞落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满,此人朅来就彼剜剔归上天。

所以此石拆?不复合,至今神胞所附之处其痕圆。

抛掷道傍凡几岁,风刷雨淋尘土秽。

子平一见初动心,辇致东斋自摩洗。

更选他山相拥列,就中独尔一峰最奇绝。

每至瑶魄流光下照时,玉柱横攲无少缺。

子平谓我同所嗜,万里书之特相寄。

邀我为诗我岂能,窗前累日临空纸。

遥想岩前宝穴通,玉蟾从此去无踪。

请君为我细书字于侧,名为月母峰。

形式: 古风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其二)溅玉斋

石林荦荦森座隅,激水注射成飞渠。

寒音琤然落环佩,爽气飒尔生庭除。

主人清标自可敌,底处胜概为能如。

想君不欲时暂去,其馀满案堆文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

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

营基切城角,列础出树杪。

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

长风落霄极,万里吹缥缈。

主人白羽扇,日日上清晓。

琴樽啸佳侣,以乐军事少。

晴烟抹阛阓,暮角送禽鸟。

语客莫遽归,前林月将皎。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