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其四)月岩斋

月为太阴精,石亦月之类。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异。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没。

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

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

其为劳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时。

既然须常换新者,人但不见神所为。

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

君不见虢州朱阳县之山谷间,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

灵媪弃置不复惜,任人取去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满库楼千万许。

彦瞻博物天下称更无,定不以予之说为寱语。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中有八万二千修月户。

其人所食尽玉屑,昔有王生见之满襆提斤斧。

应是当年灵鹫山,直自天竺飞落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满,此人朅来就彼剜剔归上天。

所以此石拆?不复合,至今神胞所附之处其痕圆。

抛掷道傍凡几岁,风刷雨淋尘土秽。

子平一见初动心,辇致东斋自摩洗。

更选他山相拥列,就中独尔一峰最奇绝。

每至瑶魄流光下照时,玉柱横攲无少缺。

子平谓我同所嗜,万里书之特相寄。

邀我为诗我岂能,窗前累日临空纸。

遥想岩前宝穴通,玉蟾从此去无踪。

请君为我细书字于侧,名为月母峰。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是太阴的精华,石头也是月亮的一种。
月亮常常在石头中孕育,这样的道理有何奇怪。
天地刚分开,日月各有其物。
既然命名了事物,就有了实体,哪有实体不会消失的。
更何况太阳和月亮,昼夜交替在东西方移动。
明珠滚动不停歇,怎能与天地共永恒。
它们的辛劳世人皆知,唯独月亮有生死周期。
既然必须不断更新,人们却看不见神的作为。
太阳需从天上升起,月亮必从地下产出。
您难道没听说虢州朱阳县山谷间的石头,还未完全形成,数量众多。
有些石头资质不佳,常常卵裂。
灵验的老妇丢弃不再珍惜,任由人们取走当作珍品。
好的石头保留下来等待天意,堆积在库房里无数。
彦瞻博学天下闻名,他肯定不会认为我说的是胡言。
我担心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藏着八万二千个月亮石。
那些石头吃的是玉屑,从前有个王生见过满满一担。
应该是当年灵鹫山上的,直接从天竺飞到西湖边。
山顶有石头孕育月亮,那人来此挖取后带回天上。
因此这块石头裂开无法复原,神迹附着的地方痕迹圆润。
它被丢弃路边多年,风吹雨打沾满尘土。
子平初次见到就动心,用车辆运到东斋亲自擦拭。
又挑选其他山石相伴,其中这峰最为奇特。
每当月光皎洁时,玉石柱子倾斜无丝毫缺失。
子平说我与他有共同爱好,特地从万里之外寄来书信。
他邀请我作诗,我怎敢推辞,对着空纸凝视多日。
遥想那岩石前的宝石洞穴,月亮从此消失无踪。
请您在这边仔细写下文字,就叫它月母峰。

注释

太阴:指月亮。
寄孕:孕育、蕴藏。
分判:分开、划分。
形器:具体的事物或器物。
晓夜:早晨和夜晚。
珠流璧转:形容月亮像明珠滚动。
灵媪:灵验的老妇。
灵鹫山:传说中的佛教圣地。
宝穴:宝石洞穴。
玉蟾:月亮的别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奇特的山石景象,月亮如织在岩洞之中,石与月相生,显得天地间的一种自然哲理。诗人通过对这奇异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赞美。

"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一句,体现了古人对于天地运行规律的认知,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哲思。月亮在石中的生成与消亡,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界的无常。

"嵩丘岩洞中,中有八万二千修月户"一段,设想了一个神秘而壮观的场景,使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诗中的人物形象,如王生见之满襆提斤斧,更增添了一份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

"子平一见初动心,辇致东斋自摩洗"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奇特景象的个人情感与体验,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养之心。

最后,"每至瑶魄流光下照时,玉柱横攲无少缺"一段,描绘了一幅月亮映照下的岩石美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而结尾处"名为月母峰"则是对这奇特山峰的一种命名,也是一种文学上的点睛之笔。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深远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崇拜。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其二)溅玉斋

石林荦荦森座隅,激水注射成飞渠。

寒音琤然落环佩,爽气飒尔生庭除。

主人清标自可敌,底处胜概为能如。

想君不欲时暂去,其馀满案堆文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

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

营基切城角,列础出树杪。

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

长风落霄极,万里吹缥缈。

主人白羽扇,日日上清晓。

琴樽啸佳侣,以乐军事少。

晴烟抹阛阓,暮角送禽鸟。

语客莫遽归,前林月将皎。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寄题阆州开元寺泽师竹轩

泽师种竹三十年,竹成满院生绿烟。

苍龙子孙太繁盛,分领眷属来渭川。

藏风蓄雨荫殿壁,不敢辄近寒森然。

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

芟除扫掠净如洗,栏外不许行狂鞭。

泽师瘦健如老鹤,坏衲几尺披左肩。

手持数珠读梵筴,状貌兀若塑与镌。

朝旋暮绕在其下,不肯出院求斋钱。

古人亦有爱竹者,岂得似师心意专。

我亦平生苦如此,兼解略把笔墨传。

逢师正谓同所好,但恨尚有区中缘。

何时相对月明下,坐彻清影谈幽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太史云此城之西北送客处也

出城送客客未来,主人到此先徘徊。

地临潍水极清旷,每为送客双眼开。

客来既坐歌管作,红袖劝酒无停杯。

主人自醒客已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揖客上马退岸帻,未忍便拥千骑回。

满襟高兴属轩槛,野阔风长真快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