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清河县

淮河水流汨汨清,到县都无二里程。

兵后人家颇相得,采鱼屯种日为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清河县的景象,诗人汪广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淮河水的清澈与宁静,以及其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淮河源头到清河县,水路距离几乎不变,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淮河水流汨汨清”,开篇即以“汨汨”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淮河水缓缓流淌的情态,同时“清”字则点明了水质之纯净,给人以清新之感。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也暗示了清河县所处环境的宜人。

“到县都无二里程”,进一步强调了淮河对于清河县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连接外界与本地的重要纽带,使得无论从何处出发,到达清河县的距离几乎一致,体现了地理上的便利与统一性。

“兵后人家颇相得,采鱼屯种日为生。”后两句转而描述了战乱之后清河县人民的生活状态。尽管经历了战争的破坏,但人们依然能够相互扶持,依靠捕鱼和屯田维持生活,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自给自足的生存智慧。这里的“相得”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谐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河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展现了明代地方社会的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过临濠十八里滩

芦荻萧萧吹晚风,白沙如雪阵云空。

翻思宋祖麾兵后,百二山河破竹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峡石口

斩断灵鳌劈两崖,汤汤淮水自西来。

信非天遣神工助,大禹何缘凿得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定陶县

滔滔急水来西北,落落饥鸢噪晚晴。

井邑已荒民物尽,行人犹辩定陶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一)

二十年前绝可嗤,逢人啜啜便言诗。

只今羞涩无多语,政恐门前匡鼎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