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庄周口舌过平生,择雁何为贵不鸣。
默默高飞宁有乐,人间生死本来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过雁和二十二弟韵(其二)》。诗中,诗人以庄周自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以善辩著称,此处用来象征诗人的口才。他通过“口舌过平生”暗示自己一生善于言辞,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择雁何为贵不鸣”,即为何选择像大雁那样沉默高飞,而不鸣叫以显其才华?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言语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默默高飞宁有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认为大雁虽然无声,却能在寂静中找到自己的快乐,这与世间浮躁的名利相比,显得更为自在。最后,诗人以“人间生死本来轻”作结,表达了对生死的超然态度,认为人的一生在天地间是如此渺小,生死之间的得失更是微不足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雁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淡泊名利、超脱生死的追求。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
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漫回。
同游不二境,却有别离情。
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
几岁田园得隐沦,忍将秋泪湿红尘。
一麾不得庐山去,何用他州寄此身。
药苗晚种已青青,应念尪羸与养形。
肯为嵇生徒著论,便同玄晏剩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