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
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
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赐予臣子精美玉尺的景象,通过对玉尺的描写和皇恩的颂扬,表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和礼仪。诗中的“淑节韶光媚”表明玉尺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充满了高贵与庄重之气;“具寮颁玉尺”则显示出皇帝赐予玉尺的隆重典礼。
“成器幸良工”一句,既赞扬了匠人的技艺,也强调了这种礼仪性物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诗中还通过“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指出玉尺不仅是日常使用的工具,更是度量标准的象征,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接下来的“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则进一步强调了玉尺在实用和道德上的双重价值。最后,“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描述了玉尺制作的精细与皇恩的深远,而“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则表达了臣子对于这份恩赐的珍视和感激,以及这种恩泽如同上天所授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玉尺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传递出君臣之间信任与敬仰的情谊。
不详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
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
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
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
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
林烟横近郊,溪月落古原。
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寒城上秦原,游子衣飘飘。
黑云截万里,猎火从中烧。
阴空蒸长烟,杀气独不销。
冰交石可裂,风疾山如摇。
时无青松心,顾我独不凋。
绣衣奔命去情多,南国佳人敛翠娥。
曾向教坊听国乐,为君重唱盛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