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菩萨蛮》的第三首,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
首句“春寒不度垂杨树”,以“春寒”点明季节,虽是春日,但仍有寒意未尽,垂杨树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既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又暗示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风廉澹澹吹香絮”,“风廉”似是轻柔的春风,它轻轻吹拂着飘扬的柳絮,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轻盈与浪漫的气息。这里的“香絮”不仅指柳絮本身,也暗喻了春天的芬芳与生机。
“霏雨午天晴,隔花闻笑声”,午后的天空突然放晴,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透过花丛,隐约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一句通过听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欢快的氛围,仿佛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正通过笑声传递开来。
“嫩篁微解箨,镜槛新阴薄”,嫩竹在春日的滋养下,微微脱去旧皮,展现出新生的绿意。而“镜槛新阴薄”则描绘了竹林中初生的阴影,薄薄的,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新生的希望与宁静。
“断续水沈烟,燕窥人画眠”,水面上升起的烟雾时断时续,燕子偶尔飞过,似乎在观察着人间的安宁与平静。这句中的“燕窥人画眠”更是巧妙地将燕子的观察与人的休息联系起来,营造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