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词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不要让团聚如水中月,纯洁不比枝头雪。
月影随波摇曳碎裂,雪花如同梅花易凋零。
十六岁的李娘黑发如丝,为心上人系上双花装饰的发带。
出门时轻易道别,只担心回来时旧日香气已消散。

注释

团圆:指家庭或亲朋好友的团聚。
波中月:比喻短暂或易逝的团聚。
洁白:形容纯洁无暇。
枝上雪:比喻纯洁或清白。
波动:水的起伏或情绪的波动。
碎潾潾:形容月影在水中的破碎状态。
梅花:象征高洁,易凋谢。
李娘:古代女子的称呼。
青丝发:指黑发,象征青春和美丽。
画带:装饰性的发带。
双花:象征美好的祝愿或爱情。
轻别离:轻易的分别,可能含有不舍之意。
唯恐:担心。
旧香:过去的美好记忆或香气,这里可能指爱情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三洲词》,其中蕴含了对团圆和纯洁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离别时的轻松与对往昔情深的珍惜。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即希望团圆和纯洁不受外界干扰,不像水中的明月和树上的洁雪那样易逝易碎。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这两句描绘了月亮随着波浪摇曳而碎裂,雪花如同梅花轻柔却承受不了寒风的摧残,通过这样的意象强化了前述愿望的脆弱性。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情感表达,诗人提及“李娘”这个人物,可能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的头发如同春草般青翠,而用花朵编织成的带子赠予心上人作为情感的象征。

"门前有路轻别离,唯恐归来旧香灭。" 最后两句表达了临别时的心境,虽然外界看似平静无忧,但诗人内心深处却担忧着重逢之际,那些曾经的温馨与记忆是否已经消散。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面对变迁时的情感复杂性。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太液池歌

腥鲜龙气连清防,花风漾漾吹细光。

叠澜不定照天井,倒影荡摇晴翠长。

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

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水仙谣

水客夜骑红鲤鱼,赤鸾双鹤蓬瀛书。

轻尘不起雨新霁,万里孤光含碧虚。

露魄冠轻见云发,寒丝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乱山姿,光碎平波满船月。

形式: 古风

车驾西游因而有作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

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林。

形式: 古风

长安寺

仁祠写露宫,长安佳气浓。

烟树含葱茜,金刹映䒠茸。

绣户香焚象,珠网玉盘龙。

宝题斜翡翠,天井倒芙蓉。

幡长回远吹,窗虚含晓风。

游骑迷青锁,归鸟思华钟。

云栱承跗逦,羽葆背花重。

所嗟莲社客,轻荡不相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