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明张子明何性中胡彭举林叔度小集客舍

客中方落莫,诸子偶来过。

有相皆丘壑,无言非薜萝。

红尘穷巷少,青眼异乡多。

总是飘蓬者,为欢能几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偶然来访的朋友们带来的片刻欢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异乡相聚时的真情流露。

首联“客中方落莫,诸子偶来过”,开篇即点出主题,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与朋友偶然造访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落莫”一词,生动地刻画出客居他乡的孤独心境,而“偶来过”则透露出朋友间相聚的难得与珍贵。

颔联“有相皆丘壑,无言非薜萝”,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相”指朋友,“丘壑”象征着自然界的山川美景,暗示朋友间的相聚如同欣赏自然之美,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无言非薜萝”则以薜萝比喻朋友间的默契与无需言语的交流,强调了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深沉。

颈联“红尘穷巷少,青眼异乡多”,通过对比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同时,“青眼”一词,既是对朋友的赞赏,也暗含了对异乡生活的独特视角,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尾联“总是飘蓬者,为欢能几何”,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短暂、相聚不易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友情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客居孤独、朋友相聚、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乡村对比以及对生命与友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瓦棺寺赠全上人

禅房云气深,一榻傍蕉阴。

不种生天果,常怀出世心。

鹫峰脩白业,象教礼黄金。

何以精名理,先师有道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同陆纂父郭圣仆雨夜集曹重甫客舍得凉字

客居非蒋径,亦自过求羊。

绿酒人来贳,黄花节后香。

敝裘霜气肃,残烛雨声凉。

漏尽欲为别,秋宵苦不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何性中还回稽

之子竟落魄,故人空断魂。

烟霞归旧隐,风雨出关门。

红叶足秋色,白衣多泪痕。

看君年尚少,莫即恋丘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王献子山人客粤西

君行当象郡,投宿尽蛮家。

椰暗黎村叶,梅寒庾岭花。

神符宵厌蛊,人面昼防蛇。

若到南中日,先寻勾漏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