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近事作

省识田家赛社歌,太平有象在松萝。

岂知梁燕巢林木,从此炊烟已不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感近事作》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变迁对乡村生活的影响。

首句“省识田家赛社歌”,描绘了一幅乡村节日的热闹场景,人们聚集一堂,以歌唱的形式庆祝祭祀活动,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里的“省识”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熟悉与理解,也暗含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怀念。

次句“太平有象在松萝”,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和谐与安宁。松萝在这里象征着自然与和平,太平之象则暗示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这一句不仅赞美了乡村的宁静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后两句“岂知梁燕巢林木,从此炊烟已不多”,转折中蕴含深意。诗人通过观察到梁上的燕子不再筑巢,炊烟稀少的现象,暗示了社会变迁对乡村生活方式的冲击。燕子不再筑巢,可能意味着人口减少或迁徙;炊烟稀少,则可能反映了农业生产或家庭规模的变化。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折射出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人们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变迁,既有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也有对社会进步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广雅尚书游天宁寺归有感

坐上河山异洛中,局前丝竹解平戎。

谢公谈笑王公哭,戮力神州各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广雅尚书招宝侍讲熙朱侍读福诜樊按察增祥于京卿式枚沈编修曾桐作重九于天宁寺塔射山房沈后至作此戏之

九日云山发兴新,凭栏高处望长春。

西风检点尊前客,不是当时落帽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故相刚毅宅

枉思带砺誓山河,鼎鼐楼台已自多。

函首玉津行万里,不知曾听大风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见说

见说妖星犯斗躔,苍黄已似永嘉年。

巫阳始信天真醉,精卫初无海可填。

儿戏干戈军灞上,夜来烽火照甘泉。

小臣剩有平边策,祗换东郊种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