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广雅尚书游天宁寺归有感

坐上河山异洛中,局前丝竹解平戎。

谢公谈笑王公哭,戮力神州各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同广雅尚书游天宁寺归有感》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比洛阳与他处的景象,以及谢公与王公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深刻思考。

首句“坐上河山异洛中”,描绘了诗人与众位官员一同游览天宁寺时,所见之景与洛阳大不相同的情境。这里的“河山”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喻着国家的版图和历史的沉淀。“洛中”特指洛阳,古代中国的重要都城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风貌。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为下文的议论铺垫。

次句“局前丝竹解平戎”,转而描述了在游玩过程中,音乐与舞蹈的和谐演奏,象征着和平与欢乐的氛围。这里的“解平戎”既可理解为解除边疆的战事,也可解读为消除内心的纷争,传达出一种和谐共处、以文化融合代替武力征服的理念。

接着,“谢公谈笑王公哭”引用了历史典故,将谢安与王导两位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进行对比。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谈笑间扭转战局,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而王导则在战后悲痛地哭泣,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胜利的复杂情感。这一对比,寓意着不同人物面对同一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暗示了个人立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戮力神州各不同”总结了上述内容,强调了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不同个体或群体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行动方式,但最终目标是共同的——为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团结。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多元统一的理解,以及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国家大业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引用,巧妙地探讨了历史、文化、政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国家统一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广雅尚书招宝侍讲熙朱侍读福诜樊按察增祥于京卿式枚沈编修曾桐作重九于天宁寺塔射山房沈后至作此戏之

九日云山发兴新,凭栏高处望长春。

西风检点尊前客,不是当时落帽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故相刚毅宅

枉思带砺誓山河,鼎鼐楼台已自多。

函首玉津行万里,不知曾听大风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见说

见说妖星犯斗躔,苍黄已似永嘉年。

巫阳始信天真醉,精卫初无海可填。

儿戏干戈军灞上,夜来烽火照甘泉。

小臣剩有平边策,祗换东郊种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

事过方知大祸临,君臣相对但沾襟。

死棋著著犹堪覆,长夜漫漫直到今。

三户亡秦那可得,诸公误国是何心。

当时痛哭书还在,吞炭年来口已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