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中饮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絺。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江南梅雨时节纷飞,如同乱麻般缠绵。
只有梅花独自承受忧愁,环顾四周无人可诉说。
妻子儿女理解我的心情,匆匆忙忙摆上酒杯。
栏杆外的竹林中,新竹已高过竹竿。
翠竹的色彩映入酒中,仿佛化为青碧的琉璃。
初饮眼神明亮,再饮言辞迟缓。
三杯下肚,我已颓然,旁人感叹我衰老。
有鸟从东方飞来,一头扎进深深枝叶。
它的鸣叫唤醒了我的醉意,提壶饮酒不再犹豫。
典当衣物换不到钱,只因布匹和细葛。
如何能像古人那样,车子旁挂着酒囊逍遥。

注释

梅雨:江南特有的梅子成熟时连绵的阴雨。
绥绥:形容雨丝纷飞的样子。
愁:忧愁。
期:期待、交流的对象。
草草:匆忙、简单。
槛:栏杆。
青琉璃:形容酒色清亮如琉璃。
颓然兀:醉态朦胧的样子。
车傍挂鸱夷:古代盛酒的皮囊,象征隐士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梅雨季节中的孤独心境。他独自面对连绵不断的雨滴,感到愁绪纷扰,如同乱丝般难以梳理。他的家人虽然理解他的心情,但生活条件简朴,只能以简单的酒食相待。窗外新竹生机勃勃,其翠绿映入酒杯,仿佛使酒液也变得晶莹如青琉璃。诗人借酒浇愁,三杯下肚后,眼神朦胧,言辞迟缓,周围的人也为他的衰老而感叹。

突然,一只飞鸟从东方飞来,它的叫声惊醒了诗人的醉意。诗人感慨,即使典当衣物也无法换得古代贤士的豪迈,像他们那样车旁挂着酒囊,畅饮无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古人洒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五倩篇

倩然五蛾眉,妙曲动金弦。犀椎玉铃铃,龙拨雷??。

响急能愈静,意闲情常专。

主人昔结客,一醉百金捐。

观涛来吴都,遇我泗水边。

夜饮向明月,非同闻邻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亢阳和欲行舟者

春秋书闵雨,乃见先王制。

有意在黎民,山川无不祭。

今者望云霓,青天绝纤翳。

为坛割舒雁,盘血陈水汭。

于时颇精虔,奠爵必亲涚。

向夕有微阴,扫然还复霁。

吾闻先儒言,阳骄不能闭。

此时系穹旻,己力安所诣。

宣王云汉诗,曾不鉴上帝。

恨无奡荡舟,空自思跃蜧。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元日

频年无入閤,今日预朝元。

丹陛发金奏,侍臣称玉樽。

旗旌摇细仗,云雾启千门。

却出苍龙阙,衣冠万马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元日

昔遇风雪时,孤舟泊吴埭。

江潮未应浦,尽室坐相对。

行庖得海物,咸酸何琐碎。

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

是时值新岁,庆拜乃唯内。

草率具盘餐,约略施粉黛。

举杯更献酬,各尔祝鲐背。

咀橘齿病酸,目已惊老态。

岂意未几年,中路苦失配。

嘉辰众所喜,悲泪我何耐。

曩欢今已哀,日月不可赖。

前视四十春,空期此身在。

世事都厌闻,读书未忍退。

过目虽已忘,宁舍心久爱。

何当往京口,竹里剪荒秽。

行歌乐暮节,薪菽甘自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