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赠王补之洛苑同年

汴上相从又几星,尚淹符竹守临泾。

不须怪我头添白,且喜逢君眼暂青。

旧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数半凋零。

何当展尽平边策,图使秦民得敉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在汴河上与你重逢已有多长时间,我还在边疆守卫着泾县。
不必惊讶我头上增添的白发,更欣喜的是能暂时见到你眼中焕发的活力。
以前任职的地方如今再来只剩空寂,同僚中已有不少离世,只剩寥寥无几。
何时才能施展我全部的平定边疆之计,让秦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注释

汴上:指汴河地区。
淹:滞留。
符竹:古代官府文书。
守临泾:守卫泾县。
添白:增加白发。
眼暂青:眼睛暂时恢复活力。
旧任:以前的任职之地。
空寂寞:空荡而寂寞。
同年:同僚,同事。
凋零:减少,死亡。
平边策:平定边疆的策略。
秦民:秦地的百姓。
敉宁:安宁,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友人重逢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传递了诗人对于朋友、时代和理想的深沉情感。

“汴上相从又几星”一句,设定了诗人的空间背景,汴水之滨,星光闪烁,是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夜晚。"尚淹符竹守临泾"则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守望,同时“淹”字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不须怪我头添白,且喜逢君眼暂青”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表达。诗人自嘲头发已经斑白,时光荏苒,而朋友却依然精神奕奕,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岁月的流逝和对友谊的珍视。

“旧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数半凋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职守的回忆与现实中的孤独感。"同年"指的是与朋友共同度过的岁月,而"屈数半凋零"则是对时光流逝和友情凋敝的无奈。

“何当展尽平边策,图使秦民得敉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关怀。"平边策"意指治理边疆的策略,而"图使秦民得敉宁"则是希望能够让秦地(古称陕西一带)的百姓获得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和理想的抒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徐刚中醴陵少府于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然六室奇怪求诗以纪之醴陵多丁氏令威之后云

重重翠筱蔽溪湾,石烂松枯不记年。

但见桃花浮绿水,有时独鹤下青田。

自然六室流钟乳,别隐三阶出洞天。

身在故乡人不识,秪应徐令是丁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真州仪真观

闻说仙乡接濑乡,閒游诗侣礼虚皇。

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

天地杳冥供写像,江山回合助灵祥。

五云送入蓬莱岛,留与人间作道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离山阳

日日东南去,空劳北望魂。

孤帆转城角,返照入船门。

强饭甘鱼菜,随方学语言。

蛙声不忍听,为似故山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离真州

日日北风吹上水,年年客思搅新秋。

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

隔岸晚峰如见揖,并船孤鹜似相留。

因知景略非前达,身后犹须具十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